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货币安全需要银行专业参与

货币安全需要银行专业参与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7-06 09:34

王梓/制图

□本报记者 方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于1999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0年5月1日起施行。而每年的5月7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全国统一宣传日。

关于货币防伪的不断升级,银行机构从没有懈怠。关注金融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是银行经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而银行的实践行动也一直在继续。

货币防伪需要不断进阶升级

潘越华是中国工商银行有名的防伪专家和反假货币先进工作者,据他介绍,“在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前,判断人民币真伪,还没有达到很好的机具识别,基本上是靠手工识别,所谓手工,就是用眼睛观察,靠手来摸。我们的工作人员,需要告诉老百姓,看,要看什么地方,什么内容,摸,又摸到哪里,宣传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熟悉法律法规,掌握到相关辨识技能。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其防伪特征逐步增加,相关宣传也必须到位。”

潘越华介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里,占有很大一块比重的内容,就是爱护人民币,这也是我们对外宣传的核心内容。宣传期间,我们甚至将假币带出去展示,通过真假对照,让老百姓一目了然,这在平时是绝对看不到的。”除此之外,潘越华还表示,为了做好货币防假等使用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银行还会不定期地深入社区、农贸市场、超市、学校、企业、单位等开展人民币反假义务宣讲。

据了解,人民银行每年都会开展1-2次人民币反假大型宣传,设主会场和分会场,推广到全网点。并发出大量宣传折页,折页的内容多为最新版人民币的特征、残缺人民币的兑换标准、人民币管理条例主要条例等。

除了对外宣传,行内还要抓机具,把控好点钞机运行质量关;抓培训,提高网点柜员人民币反假防假技能。潘越华认为,这对于保证金融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至关重要。

市民如何鉴别假币需要专业指导

由假币引起的客户与银行间的纠纷也时有发生。中国银行北京北太平庄支行原行长程静对此就深有体会。“在我经手的类似案件中,客户大多认为是从ATM机内取到了假币,但通常纠纷过后,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被人巧妙地将钱款调了包。”程静表示,当遇到这种情况,银行会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说服客户,银行是可信赖的。

“我们有着完善的内控体系,上岗柜员有反假证书,机具具有反假功能,且受到监控。此外,如今机具的冠字号码查询功能,能够方便在出现假币纠纷后的查询和举证。”程静希望市民要相信银行ATM机的公信力。

同时她谈到,从受害者角度,银行也会帮对方分析情况,寻找造成损失的漏洞环节。并指导对方,日后付款时,一定要留心纸币上的最后3位数,以免被他人调包。

“我遇到客户情绪最激烈的一次,对方一口咬定在ATM机中收到7张假币,并要求报警,查看监控录像。后来,在警察协助下,我给客户上了一堂反假教育课,平息了对方的怒气,尽管对方有所损失,也吸取了教训。”多年前亲历的案例让程静格外感受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需要银行行动起来,以专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方式去维护消费者权益。“我们要努力让客户知道,银行是真正可以信赖的。”程静表示。

银行内部金融安全培训不间断

招商银行北京小关支行客户经理康颖,不仅在现金业务条线上取得了多项荣誉,还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总结了一整套反假培训材料,课程内容包括人民币发展史、怎样爱护人民币、人民币兑换标准、最新一套人民币的防伪特征、相关法律法规及人民币收藏等,整个培训过程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受到了广泛好评。

银行内部关于防范假币等多项金融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培训也在很多银行逐渐开展起来。像每年一度的中国人民银行反假技能比赛是反假货币的一项重要工作,体现了员工的真实的岗位水平和能力。

潘越华为中国工商银行培训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能参赛选手,取得了值得称道的好成绩。比赛中,参赛选手需要运用指定的手法,在规定的5分钟里,完成点钞、辨假、扎把等各项程序,展现其娴熟的专业技能。“一般员工的上岗标准,是5分钟点9把,我带出来的员工,要求是5分钟点10把,而技能比赛的及格线是5分钟点13把。点钞时,还要结合经验,将假钞取出,这样的难度在外行人手里是不可能完成的。”潘越华表示,作为银行专业人员要有责任和意识去努力实践消费者保护的各项工作。而银行业务专业的基本功不是一日造就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