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康养> 记者观察:商业长护险空间待补

记者观察:商业长护险空间待补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5-09 08:39

□记者 王方琪

如今,具有社保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我国各地的试点如火如荼,相比而言,商业长护险有点受冷落。目前整个健康险市场中,商业护理保险占比不足2%,且绝大多数产品形态以理财型产品为主,只提供护理金给付责任,产品价值和特色难以体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障的需求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另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披露,在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的失能人数就已经达到4500万左右。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将超过7700万人。

目前全国长护险试点取得较好成效,减轻了失能老人家庭负担,促进了护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康养产业发展。但现阶段人民群众长期护理保障需求增长,仅靠“社保”长护险不能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养老护理需求。

记者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采访时获悉,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失能老人每月可得到1044元补助,同时每月可享受养老护理员上门服务12小时。一位失能老人家属表示,每个月4次、每次3个小时的服务缓解了自身压力,但仍不够。在探访基层经办网点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失能老人与家人都有获得更多服务的需要。这种需要或许就是商业长护险发展的空间。

为了助推完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发展商业长护险势在必行。3月3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要求自2023年5月1日起开展转换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为两年,经营普通型人寿保险的人身保险公司均可参与转换业务试点。在目前商业长护险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存量寿险产品开展转换业务,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长期护理保险供给能力,缓解失能人群护理费用压力,同时也创新了保险服务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