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推动绿金跨境合作深化

推动绿金跨境合作深化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4-25 08:27

□记者 仇兆燕

当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全球共识。但是,受技术方法、数据因素等影响,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如何进一步推动跨境合作?4月21日,在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论坛上,多国专家纷纷献智献策。

跨境合作仍需加强

目前,全球不少国家和企业已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项目均需要巨大的投资,绿色金融支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绿色金融是菲律宾中央银行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菲律宾中央银行副行长达吉拉认为,在绿色转型期间,中央银行需要扮演更多政策协调的角色,在国家层面则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去推动可持续和绿色金融。同时,实现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还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持续的协调,还需要动员更多参与者加入。

在他看来,通过更多参与者的加入可以促使如基础设施、重要数字平台建设等项目的落实。同时,还可以通过跨国合作解决技术方法的建设问题。他建议,“目前全球很多国家在积极制定自己的绿色分类法,中国、新加坡和东南亚国家应该更紧密地合作从而去制定具有互操作性的绿色分类法。”

越南国家银行信用司副司长范氏青松希望,未来,中国与东盟能够共同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和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向绿色和低碳转型。

中新绿金合作开启

中国和新加坡已成立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并于4月21日在重庆举行第一次会议。“借助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等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参与中新、中国与东盟绿色金融务实合作。”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透露,该工作组今年将围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标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和碳市场发展等3个专题开展深度合作。

中新绿色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进一步表示,中国将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共享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工作经验。未来,在激励政策制定、环境信息披露、产品创新方面,中国将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

围绕重庆与新加坡的合作,马骏建议,可以着重在四方面开展绿色金融合作。一是共同孵化试点和测试项目,二是探索构建绿色金融市场生态系统,三是同步绿色金融分类法,四是通过创新结构扩大转型融资。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董事总经理赵惠利认为,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国-新加坡两国气候融资层面的能力建设、促进中国及东盟各国的能力建设应该成为合作的重点方向。这将促使资源进入一些领先的企业和行业,促进更多市场参与者加入零排放当中。

可借鉴新加坡经验

“重庆作为全国第二批金融改革试验区,我们非常期待重庆可以做出可复制到全国的经验。”中国银保监会政研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表示。

新加坡去年建立了企业及事业单位碳账户,设立了碳排放数据中心。叶燕斐提出,重庆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建立企事业单位的碳排放信息库,更好地助力银行业、保险业开展绿色金融活动。地方政府还可以设立绿色金融项目库,搭建更有针对性的金融场景,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相应的金融科技手段,推动绿色金融的识别以及金融监管水平提升,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重视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更多懂金融、懂绿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