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李扬说宏观】探索在银行体系中实现金融支持创新

【李扬说宏观】探索在银行体系中实现金融支持创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4-18 09:07

□记者 李林鸾

“我最近这段时间研究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金融正全面复归银行。”4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报》首席专家团主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浙商银行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举办的“银行业转型与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表示,“世界各国金融体系与其历史传统、文化传统、国情甚至整个国家政治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而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

李扬介绍,过去对中美体系进行过全面比较。中国可以和美国相比的就是银行业,中国银行业规模很大。而现在中国金融业正进一步凸显以银行业为主的特点。李扬认为,最近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比如银行存款正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大量资金从非银行金融机构撤出,包括信托、金融租赁、影子银行业务等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金融工具到期之后,资金就不再继续留在非银行金融机构,人们的选择大部分是将资金存到银行去。

但在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中存在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银行天生是谨慎的、审慎的。所谓审慎,就是如果存在好多种结果,银行一定会假定一种最坏的结果发生,并根据最坏的结果来安排资产负债项目。因此,银行体系如果不做很大改造,它支持创新是不够的。”李扬说。

那么,如何在现实条件下,在银行体系架构中实现金融支持创新的功能?

根据以往做过的不少比较研究,李扬发现,德国的银行体系是能支持创新的。“当然简单地保留我国现在这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不允许银行综合经营是不行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我相信资金回归银行的趋势还会继续。如何在这样一个架构下实现创新的目标,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待解课题。走出这条路,那就是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金融发展思路。”李扬表示,“这个课题希望我们能解好,为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在中国式现代化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这方面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