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两会聚焦> 【两会聚焦】加快财富管理领域相关立法

【两会聚焦】加快财富管理领域相关立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3-14 08:40

□记者 仇兆燕

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规模将达到486万亿元,2021-2030年间复合增速为9%,但具备财富管理性质的30余万家公司目前仅有3.5万家登记在册。巨大的反差仅仅是财富管理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无照驾驶”“山寨资管”成为财富金融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和难点。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纷纷建议,督促立法、强化监管,遏制财富管理行业乱象。

30余万家机构仅有3.5万登记在册?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带有财富管理且不持有相关金融牌照的公司有6194家,它们多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青岛等地,且明显呈现越来越“山寨化”和跨地域展业的特点。

“如果将特征定位为家族办公室,也能发现类似现象,且家族办公室数量还在逐年递增,截至2020年底共有607家疑似家族办公室。”海南君顾数科研究院院长单福指出,“如果将特征范围放宽至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咨询等领域,这些公司的数量将急剧上升到30余万家,远超我国全部登记在册的3.5万家金融机构。”

近年来,各种打着“××财富”名义的产品频频爆雷,不可谓不触目惊心。这些产品被曝出“违规宣传”“风控裸奔”,老百姓在这些毫无安全保障的所谓“理财产品”中遭受巨大损失。

巨大蓝海需要更专业的“操舟人”

随着社会财富快速积累,“财富管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中邮理财研究部总经理王雄威表示,其差异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工作环节繁简程度不同,二是机构实施目标导向侧重点不同,三是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内容范围不同。

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文辉看来,资产管理是指资产管理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经营运作客户资产,为客户提供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产品,并收取费用的行为;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全面的财务规划,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金融服务,管理客户的资产、负债及流动性,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及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传承等目的。

换言之,资产管理重点关注“资产”,强调投资能力;财富管理重点关注“客户”。

我国规模巨大的居民个人金融资产蓝海,需要更专业的“操舟人”。

从发展现状看,我国各类财富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以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

从国际成熟市场经验看,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资咨询、理财顾问等服务带动客户金融资产总量增长,是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数据显示,与欧美30%-40%转化率相比,我国银行客户转化为财富客户比例偏低,不足2%,财富管理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买方投顾业务刚刚起步,基金投顾试点3年来的管理规模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重不足0.5%。

严禁“无照驾驶”是底线要求

展业相对隐蔽、成本低是财富管理行业乱象的重要原因,无法可依、监管不统一更是关键。令人振奋的是,就在代表委员提案建议的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

在多位代表委员看来,通过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建立协调统一的监管体系,有利于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未来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统一立法。

“从国内外发展实践看,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在业务上存在承接和互动关系。因此,在当前各方热议资产管理领域相关工作背景下,有必要将财富管理领域立法工作加快提上研究日程。”谢文辉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李民吉表示,“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是底线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推动财富管理领域相关立法及监管体系构建工作,避免“无照驾驶”,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稳定;要引导正规金融机构真正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从目前单纯的卖方代销模式往广义投顾模式进阶;在服务好老百姓财富管理需求的同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形成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良性循环。

谢文辉也表示,2018年以来,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系列规则落地实施,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体系趋于完备,“而财富管理领域存在立法空白,由此滋生的问题和乱象成为居民财富金融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和难点”。

单福表示,财富管理业务牌照应当改变资产管理业务中分业监管/机构监管的情况,建议从起步之初就统一牌照和统一监管规则,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减少监管套利。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施天涛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不仅涉及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需要立法机关、监管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