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两会专访】探索投贷债联动支持科创企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

【两会专访】探索投贷债联动支持科创企业——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3-10 08:24

□记者 胡杨

中小银行稳健发展,关系到地方金融稳定,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质效。面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新命题,中小银行担负了哪些职责使命,又应如何统筹好发展与安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接受了《中国银行保险报》专访,就中小银行提升能力、风险防范、健康发展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银行保险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据您观察,中小银行风险之所以出现“病灶”,根源在哪里?中小银行应如何补足自身弱点,实现“强身健体”?

林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金融业信用风险有所上升,尤其对中小银行机构而言,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体制机制存在历史深层次问题等原因,在风险抵御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中小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的整体规模中,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占比近30%,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贷款占比分别达到47%和40%。

中小银行实现“强身健体”,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首先,要坚守自身角色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结合地区资源禀赋特征,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其次,要积极通过不同资本补充方式,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资本实力;最后,要从源头入手,持续健全和完善内部治理,严格规范股东行为,做好关联交易管理,对股东资质和持股情况进行穿透式监管,严格审查准入,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小银行是“支农支小”的生力军,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与大型银行相比,地方性中小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可以通过怎样的金融手段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林罡:与大型银行相比,虽然地方性中小银行在资本实力、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存在劣势,但在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地方性中小银行扎根地方、服务本土,营业网点、服务渠道覆盖城乡,对地方商业形态更为熟悉,对本地产业链服务有天然的区域优势;另一方面,中小银行机制灵活,经营自主权较高,组织机制、信贷审批、产品设计较为灵活敏捷,可因地制宜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模式,针对不同农业群体,制定出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模式。

作为“支农支小”生力军,在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地方中小银行首要的就是坚守定位、回归本源。具体来说:

一是要聚焦主业、深耕基层,深度融入服务乡村振兴的全场景和全过程,确定与所在地域经济总量和产业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经营重点。

二是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现代化手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例如,为服务好四川省2600万农民工,四川银行打造全国首张建设者卡,为农民工提供优惠购买车票、免费法律咨询、优惠住房按揭贷款等专属服务。同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成立农民工创业专项基金,开发了果蔬贷、种植贷、养殖贷等16款特色化信贷产品。探索了一条创新产品和服务、连接政府和客群的发展路径,既为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群体补上金融服务短板,又能较快拓展银行核心客群,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三是要搭建立体化、全覆盖的乡村金融服务渠道,通过完善物理网点布局、建设乡村金融服务站点等方式,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与普惠性,积极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各种金融服务”是金融业的重要任务。您认为,中小银行应如何落实好上述任务要求?

林罡:作为中小银行,应该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提升金融科技能力,从产品创新、流程服务等多个维度推动服务升级,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要素效率。针对服务科创企业来说,中小银行应当吸纳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大推广运用力度,在支持科创企业上积极探索投、贷、债联动的综合服务,推进投贷联动、孵投联动、投债联动、投保联动等模式,创新“债权+股权”“银行+创业投资”等融资服务。同时,中小银行也应加快自身金融数字化转型,加强科技系统建设,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模式,系统性解决各类客户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