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两会政协> 探索创新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合作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李民斌:

探索创新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合作机制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3-03 08:45

□本报记者 许予朋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制度、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融通诉求愈加凸显。当前,探索创新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合作机制正当时。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在提案中建议,建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统筹三地数字经济发展事宜,不断完善数字经济的融资支持。

在李民斌看来,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协同效应有待充分发挥。从数字化发展水平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深圳、广州等地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在大湾区内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并不显著。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涉及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贸易、数字服务、数字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由个别部门牵头的合作机制难以实现全面有效覆盖。

与此同时,李民斌认为,数字经济时代要实现融合发展,还要解决数据要素流通问题,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制度多样,数据流通面临很多壁垒和挑战。此外,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工业软件、操作系统、高端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也需要长期投资。当前,大湾区内相关融资体系还有待完善。“股权融资方面,除了主板市场外,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信贷融资方面,数字经济主体往往因抵押物不达标准等因素而很难获得贷款。”李民斌说。

为进一步推进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李民斌提出3点建议:

首先,加强发展数字经济的统筹协调力度。升级粤港信息化合作专责小组,建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制定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策略,划定重点领域,统筹三地数字经济发展事宜。同时建立统一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大湾区数字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其次,在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试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建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一方面,要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开源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紧扣现实需求,逐步拓宽跨境数据验证的应用场景,包括跨境银行开户、跨境财富管理、跨境供应链金融、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保险理赔等金融类场景,以及跨境身份认证、跨境学历认证、跨境缴纳水电费等民生场景。

最后,完善数字经济的融资支持。一方面,推动设立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数字经济企业贷款补偿资金,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开展战略性合作,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另一方面,可依托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点园区,为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在三地投资布局提供土地和空间,加强引进和孵化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数字化特色场景等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数字经济创新成果加快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