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加快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程

加快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1-09 08:55

展望2023年,中国高水平开放将加快,制度型开放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一系列重要政策将落地。

□邓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5年,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全球逆势和逆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动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更加深度融入全球化,制造业产业链、贸易链、投资链嵌入全球市场。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展望2023年,中国高水平开放将加快,制度型开放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一系列重要政策将落地。

继续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力量

目前,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份额的全球占比升至15%左右,稳定在世界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贸易国地位,2021年的进口份额近12%,既是“世界工厂”,更是“世界市场”。同时,得益于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地,吸引外资规模保持逆势增长,2020年以美元计算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部门)增至1443.7亿美元,创下自198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吸引外资规模达1734亿美元,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表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稳定预期。2022年1-1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780.8亿美元,超过2021年全年,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定力和吸引力,继续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力量。

最近5年来,中国推出诸多富有“含金量”的对外开放政策举措,不仅开拓了新局面,而且推进WTO改革、区域自由贸易等制度型开放进程明显加快。2019年5月,中国向WTO正式提交了《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提出包括非歧视、开放等多边贸易体制核心价值、遵循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等“中国方案”。2020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2年起逐渐落地实施。同时,中国陆续发布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中国外商投资指引》,推出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举措,为外商投资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营商环境。中国在扩大金融开放层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陆续推出包括取消外资持股金融机构比例限制等多项金融开放政策,为外资机构广泛参与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便利通道。同时,中国以上海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以及海南自贸港等为开放政策试点据点,取得了大量创新试点成果,未来有望扩大试点范围,形成制度型成果。

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上升

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变化,未来推动高水平开发,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上升。从两大趋势来看:一是贸易“阵营化”趋势加快。全球贸易的力量对比和结构已经发生新的变化,欧美发达国家陆续推出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管控等政策,由此造成贸易成本抬升、贸易壁垒增加;二是贸易产业链价值链的转移趋势加快。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局部地缘政治、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影响,过去所依赖的全球产业链体系正在悄然发生变迁,日韩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加快转向东南亚和印度,欧洲企业因能源通胀危机以及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而转向美国市场,韩国芯片企业近来因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而加大在美投资建厂。但是,尽管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快的趋势,中国实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将拥有更大的空间,通过展现更加开放的姿态,发挥中国超大市场、超强制造业产业链优势,创造新的发展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所以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顺应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适应世界经济秩序调整的重要政策选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明确要运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因此扩大内需的另一大驱动力在于优化进出口结构,增强出口竞争力,进一步扩大进口,推动服务贸易开放。因此,内需和外需的均衡发展符合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接下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程如何推进已经在报告中有战略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单列一段,着墨颇多,提出了战略性举措,其中包括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具体涵盖了贸易结构转型、外资开放、共建“一带一路”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人民币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同时,报告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因此,未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遵循,统筹发展与安全,通过在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等“先行先试”,积累对外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经验,综合评估后最终上升到制度层面,未来服务贸易开放、资本项目开放等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均应立足国情实际,并兼具国际视野,汲取他国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过去10年取得的成绩时指出,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纵览未来开放战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题中之义,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开放政策将是系统性的、高标准的、引领国际的双向开放,建议未来从五个层面着手:

一是总结提炼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经验,用国际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的开放故事,扩大国际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市场、贸易和金融开放规则制定,提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方案”;二是及时跟进各项开放政策试点进展,加强科学评估,将重大区域、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开放政策试点适时在全国复制推广,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开放成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营商制度环境;三是持续推进双向高水平开放,扩大对新兴市场的直接投资,融入区域贸易产业链,鼓励支持核心企业海外布局,同时加大服务贸易开放,扩大进口,推进金融开放;四是加快构建能源、关键技术以及粮食等全球贸易供应链,深化务实合作,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的重要贸易伙伴网络,在新一轮全球贸易重构进程中把握新的战略机遇;五是紧跟国际趋势变化,注重研究全球贸易产业链价值链结构变迁,培育壮大既熟悉国际法、又掌握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力量,善用、巧用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维护开放成果,保护海外经济利益。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