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2-29 09:03
□记者 朱艳霞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以来,银行、保险、基金、理财公司等各类型金融机构,各展其能,加速布局。
为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配套业务规定,明确金融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条件、产品要求、经营规则等,同时指导搭建金融行业信息系统,支持交易和信息交互。
目前,各金融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哪些进展?各自取得了哪些实践经验?未来又该如何推进该业务?
积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各金融机构都很重视养老金融,希望这个业务成为未来新的增长点。银行是个人养老金最重要的参与渠道。一个月以来,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已有1000多万人。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宋纲表示,调研发现,月工资收入在8000元及以上的职工参加个人养老金的意愿较高,其中愿意参与年缴费1.2万元顶格缴费的,一般月工资收入在1.5万元以上。
宋纲介绍,近日光大银行上线了批量开户的功能,与该行代发工资的央企、国营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沟通需要的服务项目,只要员工简单操作就可完成,客户获得了很好的体验。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以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四大类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共7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上百只养老目标基金及若干养老专属存款已上线。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海扬认为,个人养老金改变公募基金销售和服务模式,从线下销售为主变成线上销售为主,从注重首发变成注重持盈,从无法接触客户变成直接触达客户,提供普惠的服务。
“实际上,金融机构还没有成熟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运作经验,这一个月中,很多类型产品还没上线。” 朱海扬表示,多家银行、基金公司都开设了投教养老专区,大家都做了很多准备,但是整个流程打通顺畅还需要一定时间。
保险方面,包括6家保险公司的7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入围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其中就包括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战略企划部总经理宋湘茵认为,保险业在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服务上,累积了长期资金管理经验,进一步参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和市场推广,需把握好资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平衡,充分体现与其他金融机构产品的差异化,不断地满足客户进行多元化产品配置需求。
更加重视账户管理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涛表示,传统保险机构多以“保单-险种-产品”为维度记录客户权益信息,向客户提供服务,个人账户制的实施将促进保险机构加快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账户体系。
“在账户服务上,保险机构需要加强与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机构的合作,在确保数据安全前提下,基于自身业务特点,构建更加多元的账户服务能力,以有效支撑在未来各种养老服务场景下的应用。”黄涛说。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峰表示,账户养老金的管理,实际上是系统性工程,既涉及核心的资产管理,也需要根据日益多元的客户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涵。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欣认为,个人养老金要想让客户最终获取好的体验有三个维度比较重要的:账户、账户中不断给客户输出好的内容、不断提升客户体验的服务。账户中展示的不是单一产品的罗列,而是围绕账户本身帮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和长期持有。
可实现差异化发展
个人养老金作为长期资金,要面对“长钱长跑”。多位专家表示,提升产品收益率是第三支柱发展的关键。
许欣认为,个人养老金提高养老替代率的关键是账户收益率。他以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举例:欧洲模式账户更注重资金安全性,把大量资金配置在低风险的产品方面,但是整个账户收益率相对较低;美国养老模式就是配置在较高的权益类产品方面,获取较高的账户收益率。“经过长期复利效应后,高收益率账户带来养老替代率价值更大。提高账户收益率,关键要重视权益投资的价值。”
在王海峰看来,保险业应发挥长寿风险管理和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优势,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资产配置方案。未来,可以不断强化机构的资产创设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把握国家战略和民生建设的投资机遇,运用多资产、多策略、多工具,持续助力账户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事实上,不同类型金融业务可以实现差异化发展。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负责人王宏鹤认为,从机构来看,不同金融机构的客户营销、投资管理能力有一定差异,银行和理财的渠道优势大,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较强,保险有较强的风险保障功能和长期投资经验。从客户群体看,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比如基金投资者往往能够承受一定波动,但普遍具有更高的收益预期。同一个客户在不同年龄阶段,风险偏好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养老金融需求的形成和转化,是一个收益、风险、期限和流动性之间平衡的过程,这也给各类金融机构和产品留出了较大空间,完全可以实现差异化定位和发展。”王宏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