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要闻> 【专家观点】发力“保险+期货” 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观点】发力“保险+期货”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2-26 08:38

□胡海斌

“保险+期货”作为创新型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覆盖多种农产品的产品谱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达到30余个,“保险+期货”也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模式之一。

“保险+期货”这一金融支农创新模式发端于国家推行的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之初,目的是有效控制和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解决多重农业风险加剧的问题,保障农户的收益。其运行机制为,保险公司以期货市场提供的期货合约为标的,设计保险产品来确定保险理赔额,并利用期货市场工具转嫁保险赔付风险。

“保险+期货”模式从开始的初期试点到县域覆盖,从价格保险到收入保险,探索创新从未停止,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黑龙江省又作为农业大省,担负着粮食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如何保护粮食稳产、保收,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帮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受到灾害、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保险+期货”通过这几年的项目进行已经做到了。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桦川县政府,自2016年以来连续5年参与“保险+期货”试点,从小规模试点到整县推进,在保障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发展产业链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成效。2018年,该县通过“保险+期货+订单农业”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玉米“保险+期货”整县推进。2019年起,大商所开展“农民收入保障计划”试点,桦川县连续两年申报玉米“保险+期货”项目。2020年,桦川县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参与主体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逐渐扩大服务范围和规模,创新和优化项目模式,进一步促使农业保险和期货成为服务“三农”的有效“帮手”。但是现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保险+期货”模式在黑龙江省全面推广。

对此,应持续扩大玉米、大豆、粳米等农产品的种植收入险试点范围;同时,多渠道持续引进种植收入险保费补贴资金,提高农户参与投保的积极性;此外,还要以粮食预期收益权质押监管方式为纽带,完善农户融资增信体系。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保险+期货”模式将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作者系海通证券黑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黑龙江证券业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