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大连近代银行建筑(八)

中国城市近代金融建筑

城市历史的文化基因——大连近代银行建筑(八)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2-02 10:17

□王珏麟

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旧址

清政府为征收关税设立

1903年,清政府派振贝子、那桐、张允言三人到日本去考察财政币制金融情况,研究筹设银行的问题。1904年3月,户部奏请试办银行。目的一是推行银币,发行纸币,以整齐币制,二是借以联系民间金融业,以发挥它们辅助财政的作用。清政府批准了户部的建议,1905年9月27日,大清户部银行总行在北京成立。大清户部银行是中国近代第二家现代银行,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国家银行与中央银行。1906年,清政府的户部银行改名为度支部,户部银行因而改名为大清银行。主要经营贷款、放款、汇兑、票据、有价证券等一般银行业务。大清银行以整顿币制为主要经营任务,同时还兼管国库财政,在全国各地设立分行并发行纸钞。清政府为征收大连港关税,于1907年2月筹建大清银行大连支店。

1911年的大清银行大连支店。

1908年2月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正式在大连开业。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后,由吴鼎昌、叶揆初、宋汉章等发起成立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请求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获清政府批准后,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即在上海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开始营业,大清银行历史结束。1913年9月1日,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改称“中国银行大连支店”。


见证中国经济百年曲折奋进

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旧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7号,始建于1909年。1910年6月,大清银行大连支店大楼竣工。该建筑以文艺复兴后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为主基调。由中国设计师庄俊设计,这也是大连中山广场上唯一一座由中国人设计及施工的建筑。在当时的大广场周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大楼建筑面积1762平方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高约18米。大楼为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平面不规则,正门朝向西南。中央塔楼的穹顶呈方形斗状,有“日进斗金”的寓意。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占领了大连。从1905年到1945年,大连市被日本侵占40年,该大楼为大清银行大连支店、中国银行大连支店旧址。1945年8月22日大连解放后,该建筑曾用作旅大实业公司筹备处。1959年至1993年,大连市教育局迁入该楼办公,现为中信银行大连中山广场支行。

2002年的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旧址。

2013年6月28日,该大楼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旧址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5年11月5日,大连市政府公布该大楼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作为东亚金融史的活化石,该建筑对研究大连历史和金融发展史具有一定价值。大清银行大连支店旧址,见证了中国经济曲折奋进的百年风雨。改革开放后再次回归银行业原点,新的字号正在书写新时代华章。

(作者单位: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宁波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