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农金> 记者手记:新时代的“挎包银行”

记者手记:新时代的“挎包银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28 09:02

□本报记者 樊融杰

位于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乐秀金融驿站”虽然只有区区75平方米左右,但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

在这个金融综合服务站,村民可以办理小额取款、转账、代领补贴,还可以在这儿歇脚,片刻时间,还能接受到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预防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服务。

乐秀金融驿站是当地的乐业农商行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将普惠金融落实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某种角度看,金融驿站也是对农信行业对“挎包银行”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挎包银行”曾是许多农民对老一辈农信人的亲切称呼。在交通、通信还不发达的年代,许多农信人背着挎包,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在给农民计算利息时,农信人会从挎包中拿出算盘,当场计算;在接收存款时,农信人又会拿出一张收据,直接写给农民……白天,田间地头是他们的流动办公场所;晚上,农户的家就是他们歇脚的地方。一杯热茶,几句唠叨,张家李家,东西南北,侃侃而谈。哪家缺资金,哪家有闲钱,哪家借钱不还,通过交谈,他们对农民的情况了然于心。

一只大挎包,一双“铁脚板”,一辆自行车,为千家万户送去金融“活水”。通过与农民深入接触,农信人不仅成为农民的金融管家,更是农民的好朋友、好邻居。这种信任来源于农信人对农民利益的关心、对农村生存环境的熟悉和对农业发展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持。

如今,“挎包银行”已成历史,但“挎包银行”的精神却在延续。当年的“挎包”已经变为农信人手中的“平板电脑”等各类硬件设备,并装备起了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数字工具。

在新时代,农信人要继续把“挎包银行”精神发扬光大,坚持吃苦耐劳,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农村基层信贷工作,立足本职,找准市场定位,深入扎根“三农”,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