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读品】保险的渊源,流淌在每一天

【读品】保险的渊源,流淌在每一天

——评中国首部公开出版的《保险日历》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18 09:36

□颜鹏飞

如今,中国在从保险大国成为保险强国的征途中,坚守中国特色的金融之路,深入践行保险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加强保险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尤其重要,就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保险日历》以时间脉络与事件亮点相结合,呈现每日一读的理念。承载文化、记录时光,尽情展现历史长河的浑厚与绵长。全景式展示世界保险史与中国保险史,见证鲜为人知的保险历史故事。

《保险日历》在保险历史长河中,洗了365件重大事件与史料,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里程碑事件。通过日历这一载体,成规模地展示了保险历史的悠久与宏大。在讲述历史中,适当融合有关保险知识,使之具有业务指导的学术性。《保险日历》既是对保险历史知识的传承,也是对保险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成为开拓性保险史著。

此书各条保险史真实,具有代表性与权威性。结构排列逻辑自成一体。不是通常所见的,以时空为序的大事记体或者是年谱体,而是蕴涵着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内在联系。

世界保险史离不开在意大利热那亚诞生最早的保险单,《保险日历》娓娓道来:

1347年10月23日,热那亚商人想将一批羊毛制品从热那亚港运到马尤卡港,但当时海上风浪较大,没有人愿意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出海运货。一位名叫巴萨罗穆·巴索的船长自告奋勇,表示他可以出海运货,商人乔治·勒克维伦答应为船长提供风险担保,两人签发了“圣克勒拉号”商船的“古柯”货物保险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保险单。该保险单实际上是为期6个月的承诺文件,支付107里拉。这张保险单是用拉丁文书写的,出现三次“promitto”,即“承诺”。

从保险单的“承诺”文字,精准聚焦了如今保险的“诚信”本源。

介绍中国保险史开端的广州“谏当保安行”,在简短的文字中,对时代背景和诞生因缘进行了准确的表述:

尽管广州成为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但中英之间的贸易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与中国的广州十三行把持,为解决采购中国茶叶的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大量走私鸦片,繁忙的飞剪船在广州口岸进出,这也为早期中国保险的产生埋下了种子。1805年,英商谏当保险行,或称“谏当保安行”,也称“广州保险社”,在广州设立,中国近代保险业拉开序幕。

《保险日历》文案简洁,语言生动,充满故事性、趣味性。一册日历,凝聚几千年保险美学,风雅每一天。

如日历开篇讲到古埃及石匠建立的丧葬基金,就很有意趣:

金字塔是4200多年前古埃及国王“法老”为求死后获得永生而修建的陵寝。由于建造金字塔的工程周期长、参与人数众多,意外或疾病时有发生,导致许多石匠死亡,为了支付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葬礼费用及抚恤遗属开支,石匠们建立了互助基金组织,面向个人收取丧葬基金。拂去历史厚重的尘沙,后人发现,这是最早的保险启蒙形式。

把金字塔的永生和保险的免灾巧妙对接,让人印象深刻。

在讲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法令》时,由文学的趣味进入: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就对海上保险及其种类进行过细致的描写。从那时起,现代商业保险便初步成熟并发展完善起来。1468年,威尼斯颁布了《威尼斯法令》,其中包括关于法院如何保证保单实施及防止欺诈的内容。随着西欧各国不断在海上探寻和开辟新的航线,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扩大,海上保险得到迅速发展,保险纠纷也相应增多,于是出现了国家或地方保险法规。

《保险日历》乐于在历史小事中拾得闲趣,不放过点滴分毫的美,整部历史书毫无枯涩.

《保险日历》在编纂形式上独具匠心,以每一天、一事,一图,一谚语“四个一”的编排形式,构成日历的流动感。图文并茂, 共计365幅配图,皆为经典图片和老照片,有些图片收集难度颇大。而且,文图结合准确、得当,其中有的来自世界的名画,有的史料是首次公开发表。雅趣十足,富有格调。通过生动鲜活的视觉展示,进一步增强日历可视感。

中国人民保险博物馆最近正式进入国有博物馆序列,成为首家拥有国有博物馆资质的中国保险企业博物馆。《保险日历》是该博物馆首件文创产品。

《保险日历》作为可持续扩展的文化书籍,填补了中国保险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在编纂过程中,兼收并蓄保险专家学者所提建议。

2023年《保险日历》将陪伴我们共同走进新的一年,穿越文明的长河,与保险文化相伴前行!

(作者系保险历史学家、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