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专家观点】高度重视“制造强国”建设

【专家观点】高度重视“制造强国”建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14 09:24

□叶怀斌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国根基,建设制造强国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优势凸显,但在迈向中高端价值链上仍有阻力,为此,中央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制造业平稳健康发展。在金融领域,商业银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这既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建设制造强国

在2020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基础上,2022年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的政策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并从制造业发展方式、制造业产业安全、制造业增长方向三个层面提出了若干重点: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金融业的责任与机遇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设制造强国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也决定了金融行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支持与责任。建设制造强国,金融行业应进一步拓宽金融广度、深化金融深度,全面提高对制造业企业的服务覆盖及产品覆盖;应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为制造业降本增效作出积极贡献,提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应进一步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卡脖子”领域的支持,增加制造业关键环节的宏观环境确定性。

面向市场,建设制造强国也将为金融行业带来广阔的业务空间和“更大、更多、更新”的业务机遇。建设制造强国将培育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为金融业带来体量更大的客户群体;建设制造强国将构建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衍生出股权融资、投贷联动等更多的金融需求;建设制造强国意味着云计算、大数据、高科技时代的到来,配套的金融服务体制也将应运而生,带来更新的业务机遇。

商业银行应把握历史机遇

商业银行应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把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高度重视制造业产业安全,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能力。

一是着眼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最优信贷支持。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要领域国产化替代、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全面盘活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和经营潜力。

二是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发挥商业银行整合金融资源的优势,为新兴产业提供投、贷、债、股、保、租等多层次的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紧跟金融科技前沿,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数据信息中的资源优势,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四是针对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普惠小微制造业及“卡脖子”领域减费让利,主动输出、主动松绑,针对性地提供审批绿色通道、利率优惠等差异化支持。

(作者系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