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保险业践行ESG投资理念

保险业践行ESG投资理念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1-11 08:11

□记者 和平

ESG热潮下,虽有挑战,但也为保险机构带来新机遇。11月9日-10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2第三届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在贵州遵义召开。

《中国银行保险报》组织编写的《ESG热潮下险资投资新挑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会上发布,报告鼓励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加强监管和激励机制设计,推动行业标准制定,鼓励企业强化ESG信息披露,携手营造良好的ESG投资生态环境。报告指出,保险机构应及早布局,拥抱ESG投资,加强人才储备和能力提升,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投资流程。

据测算,截至2025年,全球 ESG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50万亿美元。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 (GSIA)发布的2020年度报告统计,全球ESG投资的资产管理规模从2012年的13.2万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35.3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3.02%,远超过全球资产管理行业整体的6.01%。

ESG投资进入持续发展期

报告指出,我国的ESG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市场规模不大,但增速惊人。得益于近几年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全球领先成效,ESG逐渐被市场理解、接纳和推广运用。

ESG投资关注的环境、社会领域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虽然ESG投资可能产生于自发的市场行为,但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发育和完善,尤其政府的引领是ESG投资走向主流化和专业化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国家级政策已有近40项。除绿色投资以外,转型金融、“低碳”和“零碳”投资、气候基金也蓬勃发展起来。各行业大中型企业日益重视和强化ESG管理,提升ESG表现,发布ESG报告。与ESG投资相关的技术也实现“零”突破,在ESG风险应对、ESG数据挖掘和分析等领域创新产品持续涌现。与此同时,关注ESG技术发展的一级市场投资人设立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开发ESG技术。截至2021年末,国内已发行的泛ESG基金共有175只,已披露产品规模达3636亿元。仅2021年发行相关产品达86只,接近年初时市场产品数量总和。2022年7月4日,8家基金公司正式面向市场发行首批碳中和ETF。

险资长期看好ESG投资

在保险资金迫切需求新的投资领域的当下,ESG投资以长期性、稳健性的特点,成为未来长期确定性趋势。同时,ESG投资的长期特点与资金资产配置中对长久期产品的需求完美匹配,而绿色投资中对数据信息的积累、标准化、充分披露等问题的要求也与保险机构数字化的转型需求不谋而合。

报告指出,除监管要求,我国保险业也一直致力于绿色可持续投资的理念宣导。更多机构自上而下推动ESG投资,相较于传统的信用评级,ESG投资整合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大维度,摒弃金融业“财务至上”的评估体系,更多采用定性分析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长期价值的投资理念和实践方式。

众多保险机构选择将ESG相关风险纳入业务和资本规划以及现有的风险及模型评估,但并没有构建系统性的ESG风险管理框架。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避免部门冗余,同时也考虑到ESG风险与其他已知风险类别的影响关系,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保险机构惯常应对的风险类别仅涉及风险对机构本身的影响,而就ESG风险而言,风险管理不仅需要考虑ESG风险及利益相关者对保险机构产生的影响,还要将保险机构因其经营和投资活动而为利益相关者和环境带来的影响予以考虑。

调查显示,虽然部分险资机构对ESG投资了解程度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大部分都已经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中。其中,影响险资机构将ESG纳入投资分析决策的前三位主要因素分别是投资风险管理、政策监管趋势以及履行社会责任。这也充分体现了险资机构开展ESG投资,对内是基于风险管理的考虑,对外则是政府监管部门和践行社会责任的推动。

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报告认为,国内外尚没有统一而普适的ESG投资评价体系和行业标准,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呼声较高。建议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凝聚行业内部保险机构力量,探索如何以目标引领的原则为ESG投资设立标杆,立足中国国情,学习国内外ESG投资界定标准的先进经验,在实现国际国内标准同向并轨的基础上,尽快制定行业统一的ESG投资认定标准,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的ESG投资激励机制,引导保险资金加大ESG投资力度,共同营造绿色投资、ESG投资的良好氛围。

报告进一步指出,保险业在ESG信息披露方面仍有不足,还需加强数字化建设和信息披露,为ESG投资在行业内的普及带来挑战。比如,中国平安打造的CN-ESG评价体系,对标国际、契合国内,充分结合AI技术和ESG投研积累打造市场领先的ESG投资策略,落地稳健可持续的投资产品,满足各类资产类别投资需求。中国人寿资产持续构建ESG投资管理体系,明确正面和负面清单投资要求,运用投资者权利,积极推动被投资企业改善环境绩效并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将ESG评估纳入债券投资、权益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