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人物春秋】同仇敌忾赴疆场 经受革命浪潮洗礼

【人物春秋】同仇敌忾赴疆场 经受革命浪潮洗礼

——一个革命家庭的红色金融传奇(一)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0-21 10:05

□林振荣

赵帛,原名赵锦仁,中共地下党员,“保联”学术培训班组织管理者,党的红色金融机构财务主管,1944年前往苏北解放区,进华中银行履职,投身于根据地人民金融事业,上海军管会的金融业接管大员,财金理论研究专家。他的大姐赵雅芳(赵倩)与妹妹赵征,在他之前都投奔新四军,参加抗大分校培训,加入了党组织。他们一家人,包括父母姐妹,以及姐夫妹夫,在那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战火里并肩作战,用热血演绎了峥嵘传奇,立下赫赫战功。

勤劳家庭的打拼梦想

赵帛的原籍,在江苏省宝山县刘行镇赵家宅农村,距上海仅18公里(后划归上海市郊区)。从祖父赵家秋这一辈起,男劳力农闲的时候就到上海城里打工,农忙季节全都回家帮忙,属于很会过光景的农户家庭。

父亲赵德荣十岁就离开家庭到上海去拜师学手艺,经过三年类似家奴般的学徒辛苦劳作后,才有可能学到师傅一点真本事,“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凭借过人的领悟能力,十多年后,终于精通印刷装订手艺,摸透了这个新兴行业的经营门道。母亲胡玉林,出生于胡家宅本分人家,忠厚淳朴,自食其力,家里的农活全靠母亲与舅舅、舅妈、外公外婆帮扶支撑。

两个家庭亦农亦工,长辈知根知底,经人撮合成了儿女亲家。父母结婚后,母亲进上海的纺织厂做纺织女工。小两口勤劳持家,十多年后慢慢有了一点积蓄,不甘心一辈子为别人打工,遂在闸北区自开一个装订作坊,凭手艺吃饭。作坊较小,十来个人,谨慎打拼,生活还过得去。“一·二八”事变,这个装订作坊被日军夷为平地了,人虽逃了出来,但机器都被炸毁了。战火令父亲创业失败,但他不甘心。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有家工厂存有许多废旧汽油桶急于处理,父亲以低廉的价格全买下来,然后寻找客户转卖出去,赚了一笔钱,才东山再起,办起了第二个装订作坊,规模比原来的略大,工人有三四十个,属辛苦劳作的私营小业主。

第二个装订厂有了起色,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赵帛与妹妹、弟弟均可进学堂了,唯独大姐错失就学时间,小学未毕业,13岁时辍学进织布厂做童工,后来父母让她回家做装订工人,帮衬家中创业。姐姐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在家里料理作坊,很会做事,跟工友相处得挺好。姐姐并未放弃自学,晚上坚持去上夜校听课,渴望提高文化水平。她跟兄弟姊妹的关系非常亲密,所以这个家庭虽未达到小康,却是一个亲情盈门、生活无忧的幸福家庭。

国仇家恨,驱使全家踏上革命道路

在国弱民贫的年代,个人幸福譬如朝露,总是短暂的。抗战全面爆发后,安逸了没多久的家园又被毁了——在华界闸北区新闸路生昌里六号的家被日军占领,赵家全家躲在英美租界,第二个印刷装订作坊又被洗劫一空。小业主的父亲伤透了心,只能靠做点小本生意,维持家庭开销,比如贩一些成捆的棉花囤积在家里,等涨价,看准时机抛出去,这样赚钱风险大,仅够维持生计。

父亲的作坊两次被毁,加上之前外公外婆舍不得离开家园,被日寇进村后残暴地杀害了。国仇家恨,令全家同情和支持抗日救国活动。后来父亲凭国人的良心,利用生意交往面广,头脑活络办法多,熟门熟路,经常冒杀头风险给新四军根据地采购急需物资,包括医疗设备、紧缺药品、印钞机等,买到以后就秘密送到地下交通站,即使不赚钱也尽力去做。后来兼做可靠的交通员,掩护抗日武装的革命同志往来于上海与苏北根据地之间,如护送张凯夫妇,护送何克希的夫人徐青,以及叶超的爱人俞芳,还有《51号兵站》里的“小老大”之原型张洪树等,这在当事人的回忆录里都有追述。

1938年,赵帛与姐姐在上海各界救亡图存抗日浪潮中追求进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慢慢认识到,消灭日本侵略者,这已不是一家一户、一村一地的私仇,而是整个国家民族的神圣使命,义无反顾走上了革命道路。

“保联”里的多面手

赵帛起初在保裕保险公司任职,加入“保联”,才华绽放,属于多才多艺、热情爆棚的骨干。他活跃在“保联”的各项体育赛场上,充满年轻人的朝气。

“保联”成员在法租界某中学练排球时合影(后排左2赵帛,左5沈润璋)。

“保联”成立不久,就创设了出版委员会,竭力筹划能代表“保联”并适应保险业各层次会众需要的刊物出版,以扩大宣传,沟通“保联”与广大保险业职工的联系。经过几个月的筹备,1938年11月1日,《保联》月刊正式创刊。《保联》除刊载保险学术文章外,也转载有关各项会务活动的消息报道,在“保联”与保险业职工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密切了会员之间的联系,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联谊活动。《保联》月刊后来改名《保险》月刊,成为研究探讨和交流保险学术的专业性刊物。赵帛与谢寿天、林震峰、施哲明等地下党员都曾为《保联》撰写过文章,在宣传发展民族保险业的主张、舆论造势方面,发挥了主导的作用。赵帛结合保险实务案例,撰写了“火险查勘报告习作——申新第九纺织厂”的文章,探讨具体业务中的难题,通俗地宣传保险知识,这类文章深受各保险公司的主管与从业初学者的欢迎。

《保联》第一卷第八期。

1940年1月起,“保联”出版委员会另办《保联会报》,承担原有的会员消息、会务报道等。在上海沦陷时期,由赵帛负责编辑(抗战胜利后,由徐天碧、洪汶负责编辑),《保联会报》始终由中共地下党或积极分子负责编辑,基本上是按照地下党的要求及“保联”工作的方针,根据形势确定每期的选题和编辑思想。

《保联会报》。

在赵帛领衔主编时期,根据地下党“勤学、勤业、交朋友”之工作方针,《保联会报》没有变成尖锐的政治宣传号角,而是符合地下斗争的生存环境要求,利用合法形式,通过反映职员联谊生活,培植职员爱好旨趣,倡导生活互助,做到文体通俗,吸引读者。当然,《保联会报》登载的歌咏队演唱爱国歌曲,话剧团排演进步剧目,俄文班、漫画班的活动情况,副刊选登带有很强政治倾向性的文艺作品,均鼓励弘扬民族气节,但形式上要委婉、含蓄一些。

1941年10月19日,当谢寿天邀集郭雨东、关可贵、陈巳生、董国清等“保联”核心成员,招募股金,筹创大安保险公司时,赵帛是积极的追随者与参与者,并成为大安保险公司的会计主任,红色金融机构的业务骨干。大安保险公司襄助“保联”各项活动,赵帛以保险业务拓展为掩护,发动组织业界群众参加联谊项目,借以传播进步思想,散播革命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