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绿金> 记者观察:发挥贝类固碳作用

记者观察:发挥贝类固碳作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10-08 07:49

□记者 王方琪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其中贝类养殖约占70%。滤食性贝类含碳率较高,扩大近海贝类生态养殖可在实现水产增收的同时发挥贝类固碳作用,达到净化水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果。

近海贝类生态养殖纳入碳汇是有科学依据的。首先,贝壳本身是一种间接碳汇,贝壳能长时间将二氧化碳封存,形成有效的碳汇;其次,碳汇计量是一个估算的过程,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核算;最后,固碳容量可观,在合适的养殖海区维持海域环境平衡的前提下,选择固碳能力突出的贝类品种进行养殖,会对气候调节产生正向影响。

滤食性贝类的代表是牡蛎。经推算,每亩牡蛎每年固碳1.4吨左右,固碳能力是红树林的7倍。

养牡蛎不需要投喂饲料,不污染水环境,而是将水环境中的悬浮有机物转化为贝壳和牡蛎肉,经牡蛎的吸获而将水体中的碳、氮、磷等物质带出水体,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其碳汇作用强。牡蛎壳95%以上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中的碳来自牡蛎所固定的水中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降低温室效应。

在广东湛江,牡蛎养殖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丰厚的收入。目前湛江养殖牡蛎面积10万亩,年产40万吨牡蛎,年产值40多亿元。除了卖牡蛎可以获得经济收入之外,牡蛎碳汇收入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推算,湛江牡蛎每年可吸收并固化二氧化碳约14万吨。如果牡蛎养殖进入碳交易市场,在提高产能促进就业的同时会成为当地贝类养殖的另一项附加值,通过与工业企业进行碳汇交易,可促进工业发展和增加财政税收,实现牡蛎产业、工业、财政“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