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专家观点】金融助力房地产融资平稳

【专家观点】金融助力房地产融资平稳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9-16 09:17

□梁婧

房地产市场链条长、涉及关联产业多,其稳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经营模式、市场预期、运行逻辑等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要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做好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平衡,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一,优化项目结构,满足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一方面,适度加大对房企的合理信贷支持,加强对存量项目的梳理、监测、评估,对于经营稳健的房企持续保证资金支持力度,对于具有较好项目储备但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为其风险化解提供合理有效的支持。同时,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提供并购金融服务,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困难房企优质项目,助力企业风险化解。另一方面,拓展房地产业务领域。在租购并举的政策导向下,各金融机构加快布局住房租赁市场,积极探索住房租赁合作新模式。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发展,银行业积极与各地政府、房企合作,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截至今年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为6.28万亿元。除了传统信贷、债券等金融支持方式外,还在探索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试点加快落地。未来,租赁住房产业或将成为银行房地产贷款增量的重要发力点。

第二,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按照政策要求做好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贷款等的延期还本付息工作,灵活调整相关住房贷款还款计划,并主动开展征信保护措施。通过简化申报资料、优化自动审批规则、开展线上化服务等优化信贷业务流程,按照监管要求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执行政策,减轻居民房贷压力。加强与头部企业、公积金中心、优质二手房中介的对接,拓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储备。与此同时,落实《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差异化信贷政策、提升按揭贷款业务服务能力等方式满足新市民刚性购房需求,根据新市民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新市民住房金融服务。

第三,做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研判,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当前房地产市场预期转弱,短期内较难改善,房地产企业经营模式调整仍需要时间。同时,从中长期来看,因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人均住房面积上升、居民加杠杆动力不足等原因,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进入下行周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各地区房地产市场风险变化情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按照国家政策和监管导向,加强与政府合作,利用现有的金融政策和工具,做好对“保交楼、稳民生”的金融支持。二是落实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要求,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加强资金用途和欺诈风险管控,牢守“房住不炒”合规底线。三是通过智能风控等工具手段加强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监测预警,开展房地产领域专项压力测试,规范预售资金监管业务管理,因城施策制定业务发展策略。

(作者系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