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绿金> 注意风险管理和能力建设

注意风险管理和能力建设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3-14 10:00

□本报记者 仇兆燕

“在积极开展绿色金融过程中,中小银行需要解决好两项问题,一是风险管理,二是能力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对于银行践行绿色金融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与见解。

近日,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专访时,黄毅指出,“在绿色产业发展和高耗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小银行需要做好对高碳资产的划分和风险预警,管理好转型期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

探索创新提升服务能力

2021年2月1日,四川天府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成为西部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的银行。

一年来,作为四川省绿色金融试点银行,四川天府银行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建设。

据黄毅介绍,该行在《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的指导下,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金融机构自身生态效益,重点支持商业伙伴的低碳、绿色发展;差异化激励,活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在信贷资源上优先向绿色产业倾斜;发展普惠绿色,建立绿色特色支行;结合大数据共享信息建设平台,计划2022年实现为企业节能减排数据可视化及交易提供综合服务。

在绿色信贷方面,该行持续提升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服务质效,重点支持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现代农业等重点试点领域,支持地方特色绿色项目发展。截至2021年底,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7亿元,增幅超70%。黄毅透露,四川天府银行还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号召,2021年主动申报3.7亿元碳减排票据贴现,主要用于包括吉利南充商用车公司、南充吉利商用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从事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核心企业上下游支付结算,帮助其完成向南充及县域公交公司新能源客车置换。

同时,四川天府银行也在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通过创新设计了绿色标准化信贷产品体系,推动绿色金融落地。黄毅介绍道,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现代生态农业等细分绿色行业,该行研发了全流程标准化绿色信贷产品6只,全面服务重点领域的绿色小微客户。

统一标准促健康发展

实际上,近年来在多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扶持绿色产业、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已经是商业银行发展共识。但目前对于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的认定上,行业尚无统一标准,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洗绿、染绿、漂绿”的情况。

黄毅表示,针对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认定困难,四川天府银行开发了针对法人客户的绿色认定和环境及社会风险评分模型,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绿色信贷评分模型和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将企业环境风险影响作为企业绿色评分主要依据,对评定为绿色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便利、优惠的绿色信贷服务,提高企业绿色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助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采用严格的认定方式,结合贷后持续监测,确保绿色项目贷款用途合规。

目前,四川天府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通过与第三方咨询公司合作建立绿色企业储备库,系统辅助客户经理识别绿色贷款并测算环境效益。同时,结合外部大数据,构建了绿色新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目前,数据源覆盖司法涉诉、环保处罚等1000多个细分评价指标,涵盖超过2亿个各种规模、类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据库现有数据五亿多条。

“这大大提高了对中小微绿色企业和信贷项目识别的准确性,对评定为绿色的企业实现优先审批、放款和利率优惠,提升了对中小微绿色企业的服务水平,同时增强了绿色信贷监测和风控能力。”黄毅表示。

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

在开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黄毅认识到,中小银行必须做好风险管理。他指出,在绿色产业发展和高耗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中小银行需要做好对高碳资产的划分和风险预警,管理好转型期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同时,目前许多国有大行都已开展了环境压力风险测试,但很多中小银行尚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工具和专业人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能力建设。

黄毅建议,中小银行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提升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及可持续性。

一是银行金融各机构一定要立足区位优势和自身实际,深耕本土地方产业,为地方绿色项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二是加强能力建设,从产品体系搭建、业务流程优化、平台合作方面进行提升,充分运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三是加大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环境交易所、高校科研团队等进行合作对接,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项目认定水平,提升绿色融资效能;

四是加强对企业及银行自身ESG发展,加大对高碳资产的管理和风控管理,搭建成熟完善的风控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