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记者观察:穿透监管识破“多层影子”

记者观察:穿透监管识破“多层影子”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1-26 17:03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袁婉君

1月18日,央视反腐专题片《零容忍》第四集《系统施治》中,披露了中国金融界一名从银行网点最基层的柜面出纳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国有银行中信银行总行行长的干部,是如何突破银行的风险和内控防线,把自己手里的公权力化为一笔笔巨额的个人私利的。2020年3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孙德顺是金融领域腐败问题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的典型。在笔者看来,这个案例对于银行业的典型价值在于如何识别多层影子公司层层嵌套的权钱交易。

调查发现,孙德顺是利用“影子公司”、借助金融手段来完成利益输送的典型,其专业化、复杂化程度相当罕见。孙德顺是从柜员做起的行长,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很强的,其实他所自负的专业能力无非就是设立多层影子公司、层层嵌套,以此编织一个权钱交易网络,似乎这样别人就无法识破他这套重重掩体。他安排两名老部下作为代理人,开设了两家投资平台公司,作为他的核心经营团队,是遮蔽在他身前的第一层“影子”;在平台公司之下又设立了十多家项目公司作为第二层“影子”,项目公司和行贿企业还不是直接交易,而是双方各自再成立空壳公司作为第三层“影子”,多层影子公司层层嵌套。

一方面,孙德顺在中信银行利用公权力为企业老板批贷款;与此对应,这些老板有的以投资名义,将巨资注入他实际控制的平台公司,有的则送上优质投资项目或投资机会;平台公司用这些老板提供的资金投入那些老板提供的项目,以钱生钱,和老板们共同获利分红,形成利益共同体。这就是孙德顺犯罪的全部秘密所在,在穿透监管面前也不得不露出马脚。

首先,这两家平台公司所谓的法定代表人就是居于前台的一个发声者。后来的调查发现,这两家平台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工资,公司的核心业务决策都是由孙德顺来决定,细到相应的份额怎么分配。其次,违规逆向操作,直接与借款企业接触。银行贷款审批一般是由贷款客户递交申请材料,按照程序逐级上报审批,而孙德顺却经常直接与企业对接,再布置给下属去做,用程序倒置的方式违规操作。如2014年底,有一家能源公司向中信银行申请贷款,由于这家能源公司已经出现债务危机,是一个高负债的企业,一般不会发放贷款。但在孙德顺干预下,这笔40亿元的贷款发放给企业,很快就形成了不良资产。为了表示对孙德顺的感谢,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孙德顺控制的平台公司签署了一个增资协议,让孙德顺控制的公司实际获利达1个亿。再次,行长没有按照制度要求放弃信贷审批权。按照中信银行的制度设计,行长对信贷审批只有一票否决权,没有审批权;审批必须经信贷审批会议集体表决通过,主要领导必须末位发言。孙德顺从副行长升到行长,一直还抓着这个权,还兼任这个贷审会主任。作为贷审会主任应该末位发言,但是孙德顺听到别人有不同意见了,就忍不住了,上来就直接说,“怎么不行了,你说不行,怎么不行了”,别人就不敢说了。

1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以2022年1号令的形式发布了《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其中要求银行机构要主动穿透识别关联交易,重点防范向股东及其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风险,避免多层嵌套等复杂安排。如果当时中信银行能够高擎穿透监管这把利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完全可以识破孙德顺的多层影子公司层层嵌套的把戏的。希望更多的银行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银行业保险业合规经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