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时间:2021-09-27 13:58
□中再寿险总经理 田美攀
当下大家都在讨论健康险如何发展,但鲜有人讨论健康险的经营规律问题,也鲜有人探讨健康险的发展战略问题,大家更多探讨的是健康险碎片化的经营问题。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健康险的经营规律,很难改变健康险经营现状。
健康险与寿险经营有着不同的经营模式
人身险保的是生老病死残,健康险保的是病。生老死残相关保险是一类经营模式,病相关保险是另外一种经营模式。为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先是保障内容的区别。寿险保障的更多是生死。死亡是一种状态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当发生身故、罹患重疾甚至失能后,保障便终止。医疗险保障的是医疗费用,需要疾病触发理赔、门诊、住院等医疗过程,此间,被保险人的健康状态也可以多次改变,比如健康到疾病、疾病到健康间的循环。一定程度上个人可以主导生病与健康状态的改变,比如感冒时可以去医院,也可以不去医院,这是个人主观能决定的。
医疗险受外界条件影响大,比如通过健康管理干预可以实现,大病变小病、小病变没病,健康人不得病或少得病等,这些都会影响医疗险的赔付。另外医疗费用支出方面也受医院、医药、医保等方面的影响,这些会影响医疗险的赔付。
对于寿险,被保险人的状态通常改变一次,并且这种状态受外界影响很小,保障方式通常是一次性的定额给付,客户自由选择支配理赔款;对于医疗险,则是多次费用的报销。从风险角度,前一种主要涉及发生率风险,后一种则涉及发生率跟医疗费用风险。
再看经营的特点。健康险经营与寿险经营是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寿险类的业务是一种低频交付的业务,做此类业务选择好健康体即可。保险公司平时与客户仅在缴纳保费时有一次接触,其他时间难有太多联系。
对于健康险类业务,险企不仅要在承保环节谨慎选择客户,规避逆选择、道德风险等,也要在有健康管理或健康管理式医疗的背景下,拥有承保带病体或老年人群体的能力。此外,健康险运营也是高频交付业务,且生病与健康状态的改变还受制于健康管理,医疗费用受制于医院、医生、医药、医保等。
寿险与重疾险更偏重储蓄收入、损失补偿,经营重点是销售和投资。如果销售好、投资收益好,这家保险公司的经营就不会差。健康险经营除销售外,还要做好健康管理和相应的运营、经营管理。
事实上,寿险很难替代健康险。比如,寿险保额只有二三十万元,但医疗费用支出不乏上百万者。加之,寿险跟健康险有各自不同的经营规律,健康险经营不能照搬寿险经营逻辑。另外,健康险经营跟寿险相比,有着更大的难度与复杂程度,所以要专业化经营。
健康险经营寿险化现状亟待改变
通过市场上健康险的经营现状,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当前健康险经营的主体是寿险公司,他们往往以寿险经营的规律去经营健康险。
我们看到健康险产品的寿险化。一些所谓健康险产品实际控制的是发生率,因为医疗费用支出没有办法控制,就控制发生率,发生率低就赚钱,发生率高就亏钱。这些产品怎么控制发生率?在客户方面选择年轻人,四五十岁的人需要通过体检才可以投保,这就是健康险产品的寿险化模式。这种情况下,险企所做的更多的是赔付而不是支付,不是为医疗、医药的支付,而是直接将钱赔出去。
同时,寿险公司对医疗险的定位往往是辅助产品,不是盈利和主要经营的产品,而是用于带动重疾险销售、带动年金销售的产品。
此外,我们还看到健康险产品的供给也是不均衡的。比如当前的健康险占比问题,重疾险比例偏高,医疗险占比偏低。
还有,便是健康险的人群覆盖错配。60岁以上的人医疗费用支出占总支出的60%左右。因此,真正需要保险的人是60岁以上的人,医疗险对他们的医疗支出帮助最大。可实际上,又很少有产品可以给他们提供保障。
另外,用寿险思路经营医疗险、健康险,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短期思维突出、缺乏精细化管理、创新动力不够等;再如产品设计的问题,包括对带津贴住院产品、对重大疾病的定义描述存在问题等。
中国健康险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那么,中国商业健康险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看法是:
第一,相对国际市场,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医疗市场便足够广阔,国外相对小众的健康险市场,在中国就是一个大市场。这是商业保险在中国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二,商保应积极拥抱医疗资源供应方,在先进医疗资源及社会保障缺失的领域深耕,比如眼科、牙科等社保不覆盖的领域深耕;再如,要主动参与社商融合类项目,如惠民保;再如,要做强支付,要积极对接老年人、带病体等。
第三,在没有健康险经营能力的环境下,商保需要通过创新支付模式,充分应用有运营能力的机构开展健康险。
健康险的未来该怎么发展
第一,保险公司需要树立战略思维,明确未来的希望是发展真正的健康险。
第二,尊重各自的经营规律,以专业机构去经营,不能以寿险经营思维经营健康险。
第三,健康险经营不是一蹴而就的,险企应该沉下心来,努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核心竞争力。
当前行业的健康险正从一年期医疗险发展到长期医疗险,从健康体保险发展到带病体保险,健康险经营管理也要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健康险经营走到最后,一定是产业融合,这也是最难的。当前,保险公司的产业融合还处于产品加服务的阶段,如二次诊断、绿色通道等。但绿色通道等服务举措很难解决看病难问题,真正打通产业链的工作还没有做。
回到现实,目前最大的痛点是寿险公司或者保险公司的客户中病人太少。保险公司承保的都是健康体,这就意味没有病人。这也是健康险经营的最大问题。如果保险公司的病人足够多,不但可以为医疗机构送去更多的病人,还可以打开与医疗、医药共同融合的空间。
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险企在没有健康险经营能力的条件下,以通过创新支付等手段,充分利用有经营能力机构的能力实现健康险经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展望未来,凯撒、联合健康、OSCAR、CVS等模式的落地开花,对当前的行业还比较遥远;但还是希望寿险公司、保险公司能够真正地将健康险发展壮大,通过医疗险将医药,医疗行业串联起来。
要与医保站在一起
大家常说健康险需要和医疗医药行业融合,实际最需要融合的是医保。为什么?因为如果商业健康险和医保站一起,保险公司后面的靠山就是医保大树,这足以对依赖其的医疗医药行业产生足够影响力。健康险的经营过程中,保险公司往往苦苦追寻的是打通医疗、医药,但实际上,最终解决的路径就在医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