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王方琪】
6月4日,《中国银行保险报》第43期热点对话暨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长江养老协办,会议主题是“发展第三支柱、服务养老事业”。与会嘉宾就促进加快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发表了真知灼见。
图为发布会现场。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在致辞中指出,养老问题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金融业在夯实养老财富储备,增加养老保障供给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也必须责无旁贷发挥积极作用。金融业更好服务养老要做好四件事,分别是前瞻思考,战略推进;分工协作,共进共赢;守正创新,防控风险;加强宣传,提升意识。朱进元强调,投资意识的改变需要社会和行业加以引导。作为银保监会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中国银行保险报》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致力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打造‘三柱六层’,更好服务于读者的需求。此次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是打造‘三柱六层’的一次有益尝试。”朱进元表示,“我们希望以发布此次指数为支点,把政府和社会关心的好事做得更好。”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一级巡视员刘宏健表示,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相比,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明显滞后,功能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近期,银保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印发了《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于6月1日正式启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鼓励试点保险公司创新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专属保险产品,积极探索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探索建立符合长期经营要求的销售激励、风险管控和投资考核机制。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平稳有序推进,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产品面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顶层设计,出台第三支柱系列配套政策。重视第三支柱保障作用,明确第三支柱应当与第二支柱协同发展的定位,研究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税收优惠政策,还要丰富第三支柱发展方式。建议商业银行明确客户基础及账户管理角色定位,在银行业推广个人养老投资顾问业务,最大限度实现个人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最后还要加强养老保障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理解与认同养老金专业管理的观念,接受养老金终身领取的安排。
长江养老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随着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和“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以及中国资管行业蓬勃发展,都将为第三支柱带来新机遇。未来,保险业可通过以“账户+产品”为载体,以“资金+资产”为抓手,以“生态+服务”为平台,不断夯实第三支柱发展根基,深挖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协同投资价值,打造保险业专属的综合服务方案,为推动新时代新格局下我国养老保障事业长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表示,要努力解决“人还在,钱没了”的长寿风险问题。他认为,养老保险公司应该突出差异化,重点在团体和个人终身养老保险年金上下功夫,让没有纳入到企业年金计划的人群纳入到保障范围中去。尝试将人社部批准的企业年金养老产品由机构投资扩大到个人投资,发行个人养老金组合产品。保险行业可以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健康管理经验,同时应用创新科技,打造“保险保障+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提供护理、医疗、保险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太平养老党委书记、总经理彭毅建议,立足账户制,以税收优惠撬动各群体广泛参与。他建议,养老金第三支柱以账户制为基础,形成个人自愿参加、投资专业化运作、可携带性强的养老金机制,以税收优惠政策为支点,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重点关注新业态、新产业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覆盖和激励,不断做大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规模,提升养老金的替代率。探索打通二、三支柱,开放个人投资选择权,允许参与者自主选择投资组合,以此为基础建立合格投资工具,提升个人参与积极性。
人保寿险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文指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有准公共品属性,保险公司作为产品供给方,要兼顾商业与社会两方面的特性。养老保险产品给消费者更灵活选择权的同时,对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销售支持、运营服务和投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增加大量业务流程和服务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管控经营管理成本,对保险公司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优化业务流程、推进高效运营的机遇。
中国银行养老金融部总经理田军表示,打造“金融+”场景生态,探索全新服务模式。要建设时间银行平台,推动公益养老。中国银行响应号召,加大公益投入,创立中银公益互助养老平台,和政府部门、协会组织、养老机构合作,推动公益互助养老平台的建设,解决了供给不足的问题。时间银行是一种公益模式,鼓励每个人在年轻或者年老有能力时,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目前上海、北京等一些省市、部门都已签合约,上海的养老时间银行已经落地,目前用户已经有两万多人。此外,还要建立中国银行老年大学,推动文化养老;建设银发地图,推动智慧养老。
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养老金发展的真实状况,《中国银行保险报》和长江养老联合发布了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重点研究了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三个经济区域,探讨这些经济最有活力、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且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外部约束最少的区域,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了解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潜力,进而探讨未来养老金发展完善的可能路径。
最后,圆桌论坛以“增强养老金融供给 优化适老金融服务”为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圆桌论坛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主持,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陈有棠,建信养老金党委副书记、总裁曹伟,中航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华,嘉实基金大养老管委会副主席姚凤岐发言。
大会由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杜增良主持。来自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行业团体代表和专家学者百余人参会。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王方琪】
6月4日,《中国银行保险报》第43期热点对话暨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长江养老协办,会议主题是“发展第三支柱、服务养老事业”。与会嘉宾就促进加快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发表了真知灼见。
图为发布会现场。
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朱进元在致辞中指出,养老问题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金融业在夯实养老财富储备,增加养老保障供给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也必须责无旁贷发挥积极作用。金融业更好服务养老要做好四件事,分别是前瞻思考,战略推进;分工协作,共进共赢;守正创新,防控风险;加强宣传,提升意识。朱进元强调,投资意识的改变需要社会和行业加以引导。作为银保监会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中国银行保险报》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致力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打造‘三柱六层’,更好服务于读者的需求。此次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是打造‘三柱六层’的一次有益尝试。”朱进元表示,“我们希望以发布此次指数为支点,把政府和社会关心的好事做得更好。”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一级巡视员刘宏健表示,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相比,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明显滞后,功能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近期,银保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印发了《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于6月1日正式启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鼓励试点保险公司创新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专属保险产品,积极探索满足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需求,探索建立符合长期经营要求的销售激励、风险管控和投资考核机制。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平稳有序推进,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产品面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顶层设计,出台第三支柱系列配套政策。重视第三支柱保障作用,明确第三支柱应当与第二支柱协同发展的定位,研究打通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税收优惠政策,还要丰富第三支柱发展方式。建议商业银行明确客户基础及账户管理角色定位,在银行业推广个人养老投资顾问业务,最大限度实现个人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稳步推进养老金融改革。最后还要加强养老保障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理解与认同养老金专业管理的观念,接受养老金终身领取的安排。
长江养老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随着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和“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以及中国资管行业蓬勃发展,都将为第三支柱带来新机遇。未来,保险业可通过以“账户+产品”为载体,以“资金+资产”为抓手,以“生态+服务”为平台,不断夯实第三支柱发展根基,深挖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协同投资价值,打造保险业专属的综合服务方案,为推动新时代新格局下我国养老保障事业长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表示,要努力解决“人还在,钱没了”的长寿风险问题。他认为,养老保险公司应该突出差异化,重点在团体和个人终身养老保险年金上下功夫,让没有纳入到企业年金计划的人群纳入到保障范围中去。尝试将人社部批准的企业年金养老产品由机构投资扩大到个人投资,发行个人养老金组合产品。保险行业可以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健康管理经验,同时应用创新科技,打造“保险保障+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提供护理、医疗、保险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太平养老党委书记、总经理彭毅建议,立足账户制,以税收优惠撬动各群体广泛参与。他建议,养老金第三支柱以账户制为基础,形成个人自愿参加、投资专业化运作、可携带性强的养老金机制,以税收优惠政策为支点,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重点关注新业态、新产业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覆盖和激励,不断做大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规模,提升养老金的替代率。探索打通二、三支柱,开放个人投资选择权,允许参与者自主选择投资组合,以此为基础建立合格投资工具,提升个人参与积极性。
人保寿险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文指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有准公共品属性,保险公司作为产品供给方,要兼顾商业与社会两方面的特性。养老保险产品给消费者更灵活选择权的同时,对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销售支持、运营服务和投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增加大量业务流程和服务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管控经营管理成本,对保险公司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优化业务流程、推进高效运营的机遇。
中国银行养老金融部总经理田军表示,打造“金融+”场景生态,探索全新服务模式。要建设时间银行平台,推动公益养老。中国银行响应号召,加大公益投入,创立中银公益互助养老平台,和政府部门、协会组织、养老机构合作,推动公益互助养老平台的建设,解决了供给不足的问题。时间银行是一种公益模式,鼓励每个人在年轻或者年老有能力时,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目前上海、北京等一些省市、部门都已签合约,上海的养老时间银行已经落地,目前用户已经有两万多人。此外,还要建立中国银行老年大学,推动文化养老;建设银发地图,推动智慧养老。
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养老金发展的真实状况,《中国银行保险报》和长江养老联合发布了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重点研究了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三个经济区域,探讨这些经济最有活力、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且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外部约束最少的区域,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了解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潜力,进而探讨未来养老金发展完善的可能路径。
最后,圆桌论坛以“增强养老金融供给 优化适老金融服务”为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圆桌论坛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主持,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陈有棠,建信养老金党委副书记、总裁曹伟,中航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华,嘉实基金大养老管委会副主席姚凤岐发言。
大会由中国银行保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杜增良主持。来自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行业团体代表和专家学者百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