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苏罡:把握第三支柱新趋势,探路长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6-04 18:03:43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长江养老董事长 苏罡 

 

6月4日,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长江养老协办的第43期热点对话暨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报告发布会上,长江养老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随着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以及中国资管行业蓬勃发展,都将为第三支柱带来新机遇。未来,保险业可通过以“账户+产品”为载体,以“资金+资产”为抓手,以“生态+服务”为平台,不断夯实第三支柱发展根基,深挖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协同投资价值,打造保险业专属的综合服务方案,持续为推动新时代新格局下我国养老保障事业长期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十四五”期间第三支柱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在苏罡看来,这意味着第三支柱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机遇,既要把握三支柱之间的协同关系,也要关注养老保障领域和其他领域改革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找到稳健发展的最优路径。

首先,顶层设计即将出台,三支柱协同发展正成为可能。政府工作报告分工意见明确9月底前将出台相关政策。同时,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自6月1日起正式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伴随着账户体系不断成熟和各界产品储备日益多元,三支柱账户体系的对接打通,二、三支柱税收政策和管理架构的统筹衔接都将提上日程,第三支柱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延伸和丰富。

其次,“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为第三支柱带来更多投资机遇。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等,都对中长期资金有着天然巨大需求。第三支柱通过资金的长期锁定和机构的专业管理,使得普通老百姓有更多机会参与和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实现长期化、规模化的养老财富持续储备。

最后,中国资管行业拥有巨大潜力,为第三支柱发展奠定行业基础。目前养老金融领域聚集了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行业头部机构,未来第三支柱将允许更多机构共同参与,发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预计2025年,中国资管市场将增长一倍以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近期上海更是出台了加快推进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预期未来将会涌现更多具备优秀养老金管理能力的资管机构和专业人才。

第三支柱亟待供需两侧改革

“参与率和替代率是评价养老金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当前来看,第三支柱在制度吸引力和保值增值能力方面还面临不小挑战。”苏罡表示。

一是低息时代对第三支柱产品投资策略提出更高要求。近几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我国信用风险的不断加大,持续考验跨周期的资产配置能力。第三支柱需要进一步丰富可投资产品的种类,利用多元化、分散化效应提高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更好地应对长期挑战。

二是个人金融储蓄还未能有效转化为养老财富储备。相较于发达国家家庭财富净值构成中私人养老金近20%-40%的占比,中国家庭财富净值中养老金的占比微乎其微。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还未充分意识到养老储备应对长寿风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金融产品和服务还未在安全性、收益性等方面体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还未能有效吸引个人自愿牺牲流动性将储蓄转化为长期锁定的养老储备资金。

保险业从三条路径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苏罡认为,保险业可以从三条路径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账户+产品”为载体,夯实第三支柱的发展根基。保险业可以发挥风险保障和财富增值功能兼具的优势,兼顾积累期和领取期的需求,开发契约型产品与信托型产品的组合方案,打造具备“风险保障+长期储蓄+退休后灵活支付”三重功能的综合性养老金融账户。基于这样的安排,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帮助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更快速便捷地做出投资决策,为他们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顾问式陪伴。

二是以“资金+资产”为抓手,深挖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协同投资的长期价值。资金端,可发挥保险业的全国营销网络优势,将第一、二支柱的养老金客户,以及长期积累的商业保险客户有效转化为第三支柱的客户。资产端,可探索包括第三支柱在内的养老金投资与保险业自身发展之间的有机平衡,包括探索养老金投资ESG保险资管产品,长江养老也做了相应探索并于上周发行了首款ESG保险资管产品;论证养老社区REITs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探索养老金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探索养老金加入金融科技、碳中和、区域发展相关的产业基金等。

三是以“生态+服务”为平台,打造保险业专属的第三支柱综合服务方案。保险业是金融行业中唯一能够提供风险保障、资金管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一系列与养老相关的综合服务方案的行业,第三支柱很可能会成为这一综合链条的核心支点,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养老健康规划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也可实现与银行、基金行业的战略合作,开展系统对接、产品互销、养老金融教育宣传等工作。

(实习记者 于文哲整理)


苏罡:把握第三支柱新趋势,探路长期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6-04

长江养老董事长 苏罡 

 

6月4日,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长江养老协办的第43期热点对话暨养老金发展指数(2020)报告发布会上,长江养老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表示,随着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以及中国资管行业蓬勃发展,都将为第三支柱带来新机遇。未来,保险业可通过以“账户+产品”为载体,以“资金+资产”为抓手,以“生态+服务”为平台,不断夯实第三支柱发展根基,深挖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协同投资价值,打造保险业专属的综合服务方案,持续为推动新时代新格局下我国养老保障事业长期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十四五”期间第三支柱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在苏罡看来,这意味着第三支柱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机遇,既要把握三支柱之间的协同关系,也要关注养老保障领域和其他领域改革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找到稳健发展的最优路径。

首先,顶层设计即将出台,三支柱协同发展正成为可能。政府工作报告分工意见明确9月底前将出台相关政策。同时,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自6月1日起正式开展为期一年的试点。伴随着账户体系不断成熟和各界产品储备日益多元,三支柱账户体系的对接打通,二、三支柱税收政策和管理架构的统筹衔接都将提上日程,第三支柱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延伸和丰富。

其次,“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加快落地,为第三支柱带来更多投资机遇。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等,都对中长期资金有着天然巨大需求。第三支柱通过资金的长期锁定和机构的专业管理,使得普通老百姓有更多机会参与和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实现长期化、规模化的养老财富持续储备。

最后,中国资管行业拥有巨大潜力,为第三支柱发展奠定行业基础。目前养老金融领域聚集了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行业头部机构,未来第三支柱将允许更多机构共同参与,发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预计2025年,中国资管市场将增长一倍以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近期上海更是出台了加快推进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预期未来将会涌现更多具备优秀养老金管理能力的资管机构和专业人才。

第三支柱亟待供需两侧改革

“参与率和替代率是评价养老金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当前来看,第三支柱在制度吸引力和保值增值能力方面还面临不小挑战。”苏罡表示。

一是低息时代对第三支柱产品投资策略提出更高要求。近几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我国信用风险的不断加大,持续考验跨周期的资产配置能力。第三支柱需要进一步丰富可投资产品的种类,利用多元化、分散化效应提高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更好地应对长期挑战。

二是个人金融储蓄还未能有效转化为养老财富储备。相较于发达国家家庭财富净值构成中私人养老金近20%-40%的占比,中国家庭财富净值中养老金的占比微乎其微。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还未充分意识到养老储备应对长寿风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金融产品和服务还未在安全性、收益性等方面体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还未能有效吸引个人自愿牺牲流动性将储蓄转化为长期锁定的养老储备资金。

保险业从三条路径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苏罡认为,保险业可以从三条路径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账户+产品”为载体,夯实第三支柱的发展根基。保险业可以发挥风险保障和财富增值功能兼具的优势,兼顾积累期和领取期的需求,开发契约型产品与信托型产品的组合方案,打造具备“风险保障+长期储蓄+退休后灵活支付”三重功能的综合性养老金融账户。基于这样的安排,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帮助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更快速便捷地做出投资决策,为他们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顾问式陪伴。

二是以“资金+资产”为抓手,深挖保险资金和养老金协同投资的长期价值。资金端,可发挥保险业的全国营销网络优势,将第一、二支柱的养老金客户,以及长期积累的商业保险客户有效转化为第三支柱的客户。资产端,可探索包括第三支柱在内的养老金投资与保险业自身发展之间的有机平衡,包括探索养老金投资ESG保险资管产品,长江养老也做了相应探索并于上周发行了首款ESG保险资管产品;论证养老社区REITs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探索养老金投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探索养老金加入金融科技、碳中和、区域发展相关的产业基金等。

三是以“生态+服务”为平台,打造保险业专属的第三支柱综合服务方案。保险业是金融行业中唯一能够提供风险保障、资金管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一系列与养老相关的综合服务方案的行业,第三支柱很可能会成为这一综合链条的核心支点,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养老健康规划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也可实现与银行、基金行业的战略合作,开展系统对接、产品互销、养老金融教育宣传等工作。

(实习记者 于文哲整理)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