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南开大学朱铭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与商业健康险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21-03-31 21:37:16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3月19日,“健康中国 科技中国”下保险发展机遇暨第二期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指数发布会(2021)在天津举行。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在演讲时表示,我国参保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已经基本实现全面覆盖。然而经过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基数较大,有些城市的参保人数高于常住人口,这类人群存在重复参保、漏报或断保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国的医疗保障仍存在一定的缺口,这些缺口,对于商业保险来说,是一个值得努力并发展的方向。朱教授认为,商业健康险要积极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积极探索半强制性的个人储蓄医疗保障机制,以应对老龄化的冲击与影响;同时商业健康险应当做好与基本医保保障外药物的有效对接,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铭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去年3月份国家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出了一个文件,简称五号文件,我国希望在未来,到2030年建成一个完整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以基本医疗为主体、补充医保、商业健康险、慈善救助等共同发展的体系。那么补充医疗险未来要如何把它更好的市场化运作和市场化管理?现在补充险基本定位是按照历史传统定位:社保的组成部分。在未来,这部分会为商业保险提供好的发展空间。

大病保险从2012年开始实施,基本上是商业保险在全国做经办管理,至少来说,商业保险从事经办管理参与到基本医保建设当中去,是通过大病保险积极的闯了进去,开拓了这条道路。实际上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救助机制不完全是停留在大病保险上,医疗保险救助实际涵盖商业保险,包括重疾险,包括其他补充性质的惠民保都要涵盖进去。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是我们的远景目标,其中要特别强调商业健康保险、长期护理等,未来要让商保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宽阔。

我今天谈三个问题:第一,介绍基本医保目前参保情况和待遇水平。

截至去年年底,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统计快报,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职工3.4亿人。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有一批人群实际上参保是不稳定的,主要是大概2亿多流动人口。我们发现,就业人口当中职工参保比例不高,远远低于实际从业人数,原来以农民身份参加当地居民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后来进城务工后没有稳定劳动关系,这部分人群有断保和漏保情况,这点实际上为未来商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空间。

举一个最简单例子,“在去年和今年有很多新闻媒体曝光,外卖小哥一旦发生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或得了大病,实际上很难支付医疗费用。外卖小哥现在基本上有150万到200万的从业人群,他们只有一个意外险,很多人原先的基本医疗保险甚至停掉,因为他们跟服务平台并没有确定劳动关系不能参加职工医保。这部分人群,未来可以是商保积极开拓的一个市场。这部分人群,实际上以中青年居多,疾病风险还是可控的。”我还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深圳常住人口1300万,基本医保人群1500万,看似医保全覆盖比常住人口还要高,但是根据广东移动大数据2017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每天生活在深圳的人数超2500万人。广东移动大数据是根据一个人是否长期在深圳地区使用微信消费,来判断他是不是常住人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健康险的业务空间还是很大的。

我们在未来进行门诊共计,未来对于个人账户的减持,建立门诊统筹,但是基金余额原先结余还继续保留,如何使用这是重要问题。这部分钱能购买商业保险吗?这个事情给我们留下很大遐想空间,还值得商榷。其实会有不少的专家学者都建议是能够购买商业健康险,特别是补充性质商业健康险,包括个人账户在未来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商业保险与个人账户对接,形成一个半强制的带储蓄性质的医疗储蓄账号。这涉及一个问题,从今年看年轻人个人账户结余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这个钱。我们往往年轻时候得病少,所以有结余,这笔钱不能保值或增值,到了老年时候这笔钱到底够不够用。所以商业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储蓄基金账户,专款专用,对于抗衡社会老龄化对我们带来的经济压力可以起到很好作用。

第二,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

补充保险分成两大块,一个居民补充医保,一个职工补充医保。职工补充医保分成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医疗补助有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补充保险的运作其实很少,职工未来的补充医疗保险如何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改变过去由医保部门主导,形成差异化产品,这个东西将来怎么能够更好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管理,我们觉得是商业保险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于普惠医疗险,惠民保,从去年开始截至目前的最新数据是,去年年底一共23省,82个地区,179个城市,共111款产品,累计参保超过4000万人。以天津的“津惠保”为例,共有两块保障,一块是住院保障,一块是用药保障。一个人如果得了肺癌,需要花费30万元,基本医保报销一半15万元,其他的需要自费。自费金额+特药,按照津惠保的保障责任,大概能报销一半左右。但惠民宝的参保率到不了一定规模,没有办法形成有效地风险分散机制。

实际上商业保险的未来,最重要的是特药。这里我听到药企反映,实际上非常希望跟商保有合作。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感觉到在未来,很多新特药进入社保是有压力的。社保是动态化目录调整,每隔一两年就有大量药进去,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期是五年。中国市场很大,社保跟商保要共同发展,要让很多新特药和商保有对接,这样才有发展空间。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战略。

做好基本医疗等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这是国家未来发展重点。去年健康险一路高歌猛进,保费收入8000多亿元,到2025年希望达到2000万亿元规模。


南开大学朱铭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与商业健康险发展机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03-31

3月19日,“健康中国 科技中国”下保险发展机遇暨第二期互联网健康险保障指数发布会(2021)在天津举行。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在演讲时表示,我国参保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已经基本实现全面覆盖。然而经过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基数较大,有些城市的参保人数高于常住人口,这类人群存在重复参保、漏报或断保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国的医疗保障仍存在一定的缺口,这些缺口,对于商业保险来说,是一个值得努力并发展的方向。朱教授认为,商业健康险要积极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积极探索半强制性的个人储蓄医疗保障机制,以应对老龄化的冲击与影响;同时商业健康险应当做好与基本医保保障外药物的有效对接,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铭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去年3月份国家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出了一个文件,简称五号文件,我国希望在未来,到2030年建成一个完整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以基本医疗为主体、补充医保、商业健康险、慈善救助等共同发展的体系。那么补充医疗险未来要如何把它更好的市场化运作和市场化管理?现在补充险基本定位是按照历史传统定位:社保的组成部分。在未来,这部分会为商业保险提供好的发展空间。

大病保险从2012年开始实施,基本上是商业保险在全国做经办管理,至少来说,商业保险从事经办管理参与到基本医保建设当中去,是通过大病保险积极的闯了进去,开拓了这条道路。实际上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救助机制不完全是停留在大病保险上,医疗保险救助实际涵盖商业保险,包括重疾险,包括其他补充性质的惠民保都要涵盖进去。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是我们的远景目标,其中要特别强调商业健康保险、长期护理等,未来要让商保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宽阔。

我今天谈三个问题:第一,介绍基本医保目前参保情况和待遇水平。

截至去年年底,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统计快报,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职工3.4亿人。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有一批人群实际上参保是不稳定的,主要是大概2亿多流动人口。我们发现,就业人口当中职工参保比例不高,远远低于实际从业人数,原来以农民身份参加当地居民医保或农村合作医疗,后来进城务工后没有稳定劳动关系,这部分人群有断保和漏保情况,这点实际上为未来商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空间。

举一个最简单例子,“在去年和今年有很多新闻媒体曝光,外卖小哥一旦发生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或得了大病,实际上很难支付医疗费用。外卖小哥现在基本上有150万到200万的从业人群,他们只有一个意外险,很多人原先的基本医疗保险甚至停掉,因为他们跟服务平台并没有确定劳动关系不能参加职工医保。这部分人群,未来可以是商保积极开拓的一个市场。这部分人群,实际上以中青年居多,疾病风险还是可控的。”我还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深圳常住人口1300万,基本医保人群1500万,看似医保全覆盖比常住人口还要高,但是根据广东移动大数据2017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每天生活在深圳的人数超2500万人。广东移动大数据是根据一个人是否长期在深圳地区使用微信消费,来判断他是不是常住人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健康险的业务空间还是很大的。

我们在未来进行门诊共计,未来对于个人账户的减持,建立门诊统筹,但是基金余额原先结余还继续保留,如何使用这是重要问题。这部分钱能购买商业保险吗?这个事情给我们留下很大遐想空间,还值得商榷。其实会有不少的专家学者都建议是能够购买商业健康险,特别是补充性质商业健康险,包括个人账户在未来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商业保险与个人账户对接,形成一个半强制的带储蓄性质的医疗储蓄账号。这涉及一个问题,从今年看年轻人个人账户结余看似很多,但实际上并不意味着他不需要这个钱。我们往往年轻时候得病少,所以有结余,这笔钱不能保值或增值,到了老年时候这笔钱到底够不够用。所以商业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如果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储蓄基金账户,专款专用,对于抗衡社会老龄化对我们带来的经济压力可以起到很好作用。

第二,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

补充保险分成两大块,一个居民补充医保,一个职工补充医保。职工补充医保分成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医疗补助有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补充保险的运作其实很少,职工未来的补充医疗保险如何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改变过去由医保部门主导,形成差异化产品,这个东西将来怎么能够更好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管理,我们觉得是商业保险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于普惠医疗险,惠民保,从去年开始截至目前的最新数据是,去年年底一共23省,82个地区,179个城市,共111款产品,累计参保超过4000万人。以天津的“津惠保”为例,共有两块保障,一块是住院保障,一块是用药保障。一个人如果得了肺癌,需要花费30万元,基本医保报销一半15万元,其他的需要自费。自费金额+特药,按照津惠保的保障责任,大概能报销一半左右。但惠民宝的参保率到不了一定规模,没有办法形成有效地风险分散机制。

实际上商业保险的未来,最重要的是特药。这里我听到药企反映,实际上非常希望跟商保有合作。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感觉到在未来,很多新特药进入社保是有压力的。社保是动态化目录调整,每隔一两年就有大量药进去,我们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期是五年。中国市场很大,社保跟商保要共同发展,要让很多新特药和商保有对接,这样才有发展空间。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战略。

做好基本医疗等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这是国家未来发展重点。去年健康险一路高歌猛进,保费收入8000多亿元,到2025年希望达到2000万亿元规模。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