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经济增长隐含目标是多少——中国银行研究院解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5-27 10:18:46    作者:冯娜娜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冯娜娜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未预设2020年经济增速目标。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虽未预设增速目标,但并不代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速不重要,稳定的经济增速仍是做好2020年各项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撑。GDP增长目标已融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中。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隐含目标在3%—3.5%区间内。

原因有三

对于2020年不预设经济增速目标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有三:

第一,外部发展环境高度不确定,不设硬性经济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当前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未明,其对全球经贸和产业链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倒灌”效应大小仍难以估测。

第二,弱化增速要求有利于将各级政府从增速焦虑和数字包袱中解脱出来,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含义更加丰富,不应只紧盯GDP这一预期性目标。一方面,“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完整、系统、综合性的目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25项指标,旨在通过这些指标实现“两个翻番”目标。GDP和人均收入都是预期性指标,主要起引导作用,而非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2010年至2019年,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已十分接近“两个翻番”目标。2020年GDP若能增长3%,就能达到2010年GDP总量的1.95倍;人均收入则只需增长1.75%,即达能到2010年的两倍。

隐含增长目标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客观上,GDP增长目标已经融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中,从保就业、脱贫攻坚、赤字率和防范化解风险4个角度测算,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含目标在3%—3.5%区间内。

从保就业角度看,实现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的目标,需要3.5%左右的GDP增速。

从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测算,2019年和2018年GDP增速分别为6.1%和6.7%,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和4.93%,即GDP增速每下降2.73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将上涨1个百分点。2020年要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较上年上涨0.85个百分点左右),则GDP增速下降幅度需要控制在2.3个百分点左右。若无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预计GDP增速有望达到6%左右。

从脱贫攻坚角度看,全面完成脱贫硬任务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支撑,反过来也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之一。从2019年脱贫成绩来看,减少贫困人口180万人左右,降低贫困发生率0.18个百分点,对应GDP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20年实现5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将贫困发生率降至0%,则GDP预计增长3.1%—3.3%左右。同时,今年脱贫攻坚投入加大,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改善、贫困人口收入提高,都有利于拉动内需。

从赤字率角度看,2020年赤字率超过3.6%的可能性较大。考虑2020年CPI目标为3.5%,PPI仍有下行压力,预计GDP平减指数略低于2019年的1.59%,则2020年实际GDP增速在3.5%左右。

从防范化解风险角度看,需力争在下半年将经济增速推升至合理区间,防止疫情短期冲击演化成对经济的持久性伤害。

就业优先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2020年经济工作突出底线思维,按照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工作总思路,以“扩内需”为战略支点,将稳企业保就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立足当下,要将就业放在第一位,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聚力支持保就业。保就业必须先稳企业,从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信号来看,未来稳企业政策将主要从减税减费、降低成本、金融支持三个方面加大力度并落实落细。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电、网、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都将明显下降。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必须较快将消费恢复至正常水平,才能使经济在下半年逐步回归正常增速。未来一系列保民生、兜底线政策将加快落地,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同时,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复产复市将加快,为消费回补创造条件。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投资聚焦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领域,预计未来新基建投资将较快增长,发挥关键拉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明显加大。

同时,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对外开放、稳外资外贸、稳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部署来看,未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更高、姿态更加主动,多层次、宽领域、全区域的特征也更加明显。短期来看,这对拓宽企业外贸渠道、对冲国际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培育外贸新动能、缓解外贸出口困难具有及时雨的作用;中长期来看,可以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创新外贸商业模式、提升外贸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增长隐含目标是多少——中国银行研究院解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5-27

□记者 冯娜娜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未预设2020年经济增速目标。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虽未预设增速目标,但并不代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速不重要,稳定的经济增速仍是做好2020年各项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撑。GDP增长目标已融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中。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隐含目标在3%—3.5%区间内。

原因有三

对于2020年不预设经济增速目标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有三:

第一,外部发展环境高度不确定,不设硬性经济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当前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未明,其对全球经贸和产业链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倒灌”效应大小仍难以估测。

第二,弱化增速要求有利于将各级政府从增速焦虑和数字包袱中解脱出来,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含义更加丰富,不应只紧盯GDP这一预期性目标。一方面,“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完整、系统、综合性的目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25项指标,旨在通过这些指标实现“两个翻番”目标。GDP和人均收入都是预期性指标,主要起引导作用,而非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2010年至2019年,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已十分接近“两个翻番”目标。2020年GDP若能增长3%,就能达到2010年GDP总量的1.95倍;人均收入则只需增长1.75%,即达能到2010年的两倍。

隐含增长目标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客观上,GDP增长目标已经融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中,从保就业、脱贫攻坚、赤字率和防范化解风险4个角度测算,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含目标在3%—3.5%区间内。

从保就业角度看,实现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的目标,需要3.5%左右的GDP增速。

从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测算,2019年和2018年GDP增速分别为6.1%和6.7%,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和4.93%,即GDP增速每下降2.73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将上涨1个百分点。2020年要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较上年上涨0.85个百分点左右),则GDP增速下降幅度需要控制在2.3个百分点左右。若无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预计GDP增速有望达到6%左右。

从脱贫攻坚角度看,全面完成脱贫硬任务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支撑,反过来也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之一。从2019年脱贫成绩来看,减少贫困人口180万人左右,降低贫困发生率0.18个百分点,对应GDP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20年实现5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将贫困发生率降至0%,则GDP预计增长3.1%—3.3%左右。同时,今年脱贫攻坚投入加大,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改善、贫困人口收入提高,都有利于拉动内需。

从赤字率角度看,2020年赤字率超过3.6%的可能性较大。考虑2020年CPI目标为3.5%,PPI仍有下行压力,预计GDP平减指数略低于2019年的1.59%,则2020年实际GDP增速在3.5%左右。

从防范化解风险角度看,需力争在下半年将经济增速推升至合理区间,防止疫情短期冲击演化成对经济的持久性伤害。

就业优先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2020年经济工作突出底线思维,按照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工作总思路,以“扩内需”为战略支点,将稳企业保就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立足当下,要将就业放在第一位,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聚力支持保就业。保就业必须先稳企业,从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信号来看,未来稳企业政策将主要从减税减费、降低成本、金融支持三个方面加大力度并落实落细。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电、网、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都将明显下降。

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必须较快将消费恢复至正常水平,才能使经济在下半年逐步回归正常增速。未来一系列保民生、兜底线政策将加快落地,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同时,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复产复市将加快,为消费回补创造条件。

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投资聚焦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领域,预计未来新基建投资将较快增长,发挥关键拉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明显加大。

同时,中国银行研究院认为,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对外开放、稳外资外贸、稳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部署来看,未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更高、姿态更加主动,多层次、宽领域、全区域的特征也更加明显。短期来看,这对拓宽企业外贸渠道、对冲国际贸易的不确定因素、培育外贸新动能、缓解外贸出口困难具有及时雨的作用;中长期来看,可以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创新外贸商业模式、提升外贸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