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助理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忠德:

新时代下合外资保险公司的品牌践行之路

发布时间:2018-05-10 16:03:00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5月9日下午,由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第二届中国保险品牌影响力论坛在京举行。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助理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陈忠德在会上做主旨演讲。


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助理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陈忠德

以下是发言实录:

新时代下合外资保险公司品牌践行要充分发挥中、外方股东的品牌优势,例如,中信保诚人寿的国内、外股东都是世界500强,都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传承。同时,还要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品牌的塑造要围绕“客户”。战略驱动、业务发展是品牌发展的强支持,注重客户体验的提升,才能够让公司的品牌越来越好。

此外,风险管理能力是一家保险公司品牌塑造的根基,特别是在今天强监管的形势下,必须提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公司品牌才能进一步的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目前来讲已经逐步进入全面对外开放阶段,但是我们看到一个很尴尬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根据原保监会披露的保费统计数据显示,国内167家保险公司中,有50家为外资或合资险企,其中寿险公司28家,产险公司22家;截至2018年2月底,这50家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486.45亿元,其中寿险公司453.01亿元,市场份额5.84%;产险公司33.44亿元,市场份额1.72%。这与股东的实力是非常不匹配的。合外资公司应努力把这个蛋糕做大,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竞争。这对于提高市场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表示要进一步开放金融保险业,这对合外资企业来讲是重大的利好,有利于公司治理架构进一步清晰。如果双方股东非常认同中国市场的潜力,在配置资源的时候,也会相应的加大对品牌宣传的投入。此外,预计合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灵活度和自由度可以进一步加强。事实上,很多合外资企业都已有十多年的经历,双方股东磨合的越来越好,在磨合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合力。同时随着保险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可以引进更多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帮助中国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

当然,合资公司也将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市场主体众多,主流公司占比高、经营成熟,新进入外资公司发展难度大;新进主体将可预见的引起高管及人才流动;加强对外开放的同时需匹配有效地监管等。但是不管怎样,我对中国的保险市场充满信心,我坚信在大家的努力下,这个市场一定会绽放出它应有的风采。

记者 朱艳霞/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