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全国人大代表莫照兰:创新金融驱动助力农村供给侧结构优化

发布时间:2018-03-13 20:36:11    作者:朱艳霞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中国保险报网讯【记者 朱艳霞】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动物病害控制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研究员、致公党青岛市委会副主委莫照兰建议通过金融创新驱动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优化。

莫照兰表示,“三农”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给“三农”病症带来了全面治愈的药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防止脱实向虚倾向,严格管控风险,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应用仍是难题,正规农业融资方式的门槛限制使得农村金融存在金融排斥现象,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机制有待健全。

对此,她建议从五个方面创新金融驱动,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优化:

一是在地方政府设立涉农金融服务和监管专岗。农村金融与现代商业金融虽有一定共性,但其应用场景、参与主体、风控要点、政策倾斜方向、涉及协同部门均有所不同,因此无论是推进涉农金融服务,还是加强涉农金融业务监管,应当设立专门责任岗位进行对接,分别承担协同各部门落实涉农金融服务政策、参与孵化并扶持区域内涉农金融创新模式、承担区域内农村金融基础知识普及及风险教育等职责,才能将中央农业相关扶持政策和财政部门对于发展农村金融的倾斜政策等纸面上的政策红利落实到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中去。

二是提供政策措施推进金融机构按需制定金融服务。建议政府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持续、正向激励是保证农村地区获得健康发展所需金融支持的必要之举。其中包括基于较大力度的税收和利率补贴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提供无追索权的贷款和补贴补偿、向农协等互助组织增拨财政资金支持给农户贷款,扶持本地特色农业。鼓励金融机构采取信贷员包村服务、金融辅导员制度、“贷款+技术”等方式,大力推动信贷服务方式创新。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孵化典型金融创新模式。首先引导金融服务机构成为农村产业孵化器。可以以“农村信用工程”为抓手和平台,探索建立农业投行部,以米、蛋、肉、油等生活必需品为核心,充分利用自身、客户和大市场模式,孵化农村产业。具体做法可以采取“订单+农户”、“客户(资源客户)+农户”的方式,对信用评级高、诚信水平高、具有发展动力和前景的村、组、户,采取天使投资(信贷)的方式,明确农户的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其规范生产。其次,需要鼓励创新的领域还包括引导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财富管理者。农村金融机构应成为农村财富的管理者,从单一的存贷款机构过渡到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使农民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享受到平等的投资渠道,实现自身财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民返贫。

四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及要素市场功能。当前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征信市场当中,征信数据并非多与少的问题,而是有和无的矛盾。地方政府可以联合一些核心企业,获取农户和加工业者的生产经营信息、交易数据,通过整合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信用信息和资源,增进其信用价值,打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以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让中小企业和农民得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借助本地化要素市场包括区域股权市场和区域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将要素市场功能下沉至农业金融服务;充分借助此类交易场所对金融资源的聚合效益和平台功能,将创新金融服务成套引入农村。

五是政府主导推进新兴农业基金与农业保险。以基金模式开展农业创新,一些农业投资需求大、周期长、见效慢,直接吸引大量社会资本相对困难,建议以基金模式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是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打破农业发展融资难的瓶颈,为地区和农业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来源。此外,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新型农业保险。首先,要加强农村保险产品宣传,正面推广保险在农业经济和金融活动中抵御风险的功能;其次,着力培养农户和涉农企业,降低保险产品的成本以及保险价格,从而进一步增加保险需求;再次,通过政府、农户(涉农企业)、保险公司三者一起承担农业风险,政府承担部分保险费用补贴,同时政府出具连续性的产业数据信息辅助保险公司定制相关保险,整体提升农户及涉农企业对保险的议价能力,使得保险成为农户及涉农企业可以获得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