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中国人保财险监事长王和:保险业需要呼唤社会性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7-12-20 13:40:28    作者:康民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中国人保财险监事长王和。记者 史方舟/摄

保险行业的发展非常需要理论研究,我认为中央财大保险学院李晓林院长、寇业富教授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保险蓝皮书,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工匠精神。在研究领域也需要一定的工匠精神,能够沉下心来做一些事。

今年举行的中央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涉及三件事,第一金融很重要,第二金融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第三金融也面临一些问题,发生了几次风险。

通过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的文件、尤其是总书记的报告,我们也能深切感觉到,金融行业的风险问题被放到一个空前的位置,可以看到,会议文件中风险和监管这两个关健词出现的频率最高。所以我觉得,金融行业包括保险业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概括为“从主语到宾语”,就是原来金融保险业对于风险而言是一个主语,保险是管理风险,此时保险是主语,风险是宾语。但是在最近,尤其是在这次金融工作会议之后,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金融风险变成了宾语,社会要关注金融风险保险风险,这是很值得金融保险业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不知不觉的我们就从主语变成了宾语。

从保险行业来讲,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上述问题引起了我们整个行业的深刻思考,用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的话来讲,保险绝不能够由风险的管理者异化为风险的制造者。其实,这与总书记报告中讲的话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一个主宾的位次变化,这也就进一步强调了“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最近保险行业能够明确感觉到,在保监会推进下,我们1+4行动在全行业展开,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效。

保险从业者不妨静下来思考一下,一方面保险业发展得很好、很快,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为什么保险行业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压力——无论是外部形象还是内部发展质量?

首先,应当思考一下行业存在的意义。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制度的安排,保险业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毋庸讳言,保险业在金融行业里面一直有一种“地位卑微”的纠结,保险业与银行业不能比,银行业占据金融行业总资产的90%以上,保险业与证券业都在3%、5%左右。在这个背景下,行业总有一种规模冲动,而这种规模冲动的背后,我们更要去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做保险?怎么做保险?

最近几年,我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讲行业如何做大。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了投资者,为了公司,甚至为了行业去做保险,这种境界是不可能把保险行业做大的。保险的基本逻辑,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讲叫成人达己,一定是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在中国的佛文化中,有一个讲“渡人度己”的道理:如果你只执着于渡自己,那么永远到不了彼岸,这个道理行业要很好的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几年保监会做了一些工作。评判我们工作的最根本指标是人心,如果人心不在,再科学的指标也没有用。

关键是要解决“为何和如何”做大做强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会发现“人心就是最大的风险”。最近几年,很多行业风险的根本是人的急功近利,甚至是贪婪。从做大做强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有了很清晰的思路,其实做不做大、做不做强是行业的事,监管部门强调的是做大做强的合法合规性问题,以及公共利益的维护、特别是消费者利益的维护,也就是说,绝对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或者长远公共利益为代价,更不能巧取豪夺。

作为公司,要考虑到做大做强的内涵价值,要考虑到做大做强的持续性,平衡好各方的关系,特别要解决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同时要建立起一种敬畏心。不能总想一夜之间做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不是做成的,是养成的。

中国改革开放将近40年了,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市场性,比较少的讲社会性。而仔细想一想,任何一个经济制度都是架在社会之上,社会性是与生俱来,是毋庸置疑的,保险更是这样,保险的大数法则决定了保险是典型的群众事业。但我们想一想,最近几年甚至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更多的强调市场性,甚至强调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忘记了这个行业的存在是有一个社会责任需要担当的。就保险而言,市场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社会性同样是它的根本属性。但现在是否真正这样要求自己了?保险业需要呼唤社会性的回归,要“明社会性之德”,这是我们发展的思想和文化基础。(记者 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