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正文

订阅《中国保险报》 订阅《中国保险报》电子版

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养老险公司如何撑起“第二支柱”

发布时间:2013-11-26 10:53:58    作者:李画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编者按: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短短不到50字,被业内解读为企业年金、商业保险政策红利释放的一次前奏。

从2004年底开始,5家专业养老险公司陆续成立。9年发展轨迹可见,综合经营养老险业务的公司已实现盈利,而以企业年金为主的公司还在努力减亏。其中原因,既有政策壁垒,也有税收桎梏,还有企业年金自身经营特点所致等。

今年上半年,《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简称“23号文”)和《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24号文”)两个文件,极大地为企业年金发展“松绑”。养老险公司期待,未来能够获得更大政策支持,以专业化运作共同做大蛋糕,真正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二大支柱”。

养老险公司有盈有亏

自2004年第一家养老险公司成立至今,市场目前共有5家专业养老险公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实际运作金额为5161亿元,养老险公司占据企业年金受托市场70%的份额和投资业务近50%的市场份额

在5家养老险公司中,国寿养老和长江养老以企业年金经营为主。国寿养老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该公司累计管理资产规模1712亿元。其中,公司管理受托资产954亿元,列行业(11家管理机构)第一。受托业务的优势带动了其他业务的发展,投资管理资产规模达644亿元,列行业(21家管理机构)第二。上线运营个人账户114万户,在5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排第一。投资管理规模从2010年5月底资格转移时的191个账户218亿元,到2013年9月底的439个账户659亿元,增速列业内第一。今年1-9月,实现管理费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72%。国寿养老预计,全年管理费收入将超过2.6亿元。

到9月底,长江养老受托管理规模是363亿元,投资管理规模是351亿元。公司近年来业务呈现加快增长之势,2013年投资管理规模增速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在5家养老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一。目前长江养老所管理的面向中小企业的集合计划占全行业的47%以上。

除了企业年金业务,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和太平养老3家养老险公司还经营团险、个人养老保险等其他业务。

截至9月末,太平养老企业年金累积受托管理资产276亿,投资管理资产302亿,合计578亿。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太平养老本年投资收益率为2.50%。该公司传统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7378万元,创新业务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产品管理资产7.3亿。

泰康养老与泰康资产联合经营企业年金业务,借助连续7年行业领先的投资收益水平,企业年金业务发展迅速。截止9月末,受托管理资产与投资管理资产合计566亿。据泰康资产公开披露信息,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末,泰康资产共管理231个年金组合,期末管理资产规模417亿元。相比2012年末,泰康资产已新增年金投资组合40个,管理资产规模增加87亿元,增幅为26%;相比2012年第二季度末,泰康资产已新增年金投资组合61个,管理资产规模增加160亿元,增幅为62%。实际上,泰康养老与泰康资产企业年金当年新缴费增速明显占据优势,借助市场领先的优异投资收益以及首创的“大受托”模式,市场地位迅速提升。团险方面,1-9月,泰康养老保费收入57亿,市场第三。

正是由于业务的多元化,在5家公司中,平安养老和泰康养老已实现盈利。泰康养老自2011年扭亏为盈,目前已连续3年实现盈利,2011年和2012年净利润分别为1152万和1194万元。而平安养老2012年和2011年的净利润为2.8亿元和1.99亿元。

而专注于企业年金的国寿养老和长江养老则仍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年金目前没有找到非常好的盈利模式。”长江养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2004年世界银行预估中国企业年金年新增规模约为1000亿,至2010年市场总量达到万亿美元。但实际情况是,到2012年企业年金市场新增才首次突破1000亿,今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实际运作盘子不超过5400亿元,但目前有36家机构参与竞争,其中包括了银行、基金、信托和养老保险公司,僧多粥少,市场竞争激烈,有的机构甚至不收管理费来揽业务。此外,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也十分明显。

“目前我国社保依旧占主导地位,基本养老的企业缴费率达20%,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能力额外为员工提供补充养老。国外养老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除企业补充养老以外,还参与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和基本养老的投资运营等。” 太平养老相关负责人说,而且我国税收激励不足,国外企业年金发展的主要动力为税收递延优惠,而我国仅在企业缴费环节有5%的免税政策,额度过小,同时个人缴费等迟迟没有予以明确。

国寿养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企业年金的经营特性也决定了公司盈利周期较长。企业年金业务管理环节多,运作流程复杂,盈利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产出低,中后期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投入平稳,产出大增。一旦达到盈亏平衡,盈利数额将持续快速增长。经测算,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平均盈利周期约为8-10年,所以目前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还处于亏损阶段。

“企业年金不同于一般保险,一旦做起来每年就会形成稳定的收入,滚雪球效应非常明显。我们预测,未来3年的盈利是可期的。”长江养老相关负责人说。

政策带来市场利好

今年上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正式发布了23号文和24号文。5家养老险公司均表示,两个文件为企业年金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实质性利好

上述国寿养老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市场,固定收益类品种缺乏,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人社部出台23号文,把现在金融市场中运作规范、风险较低、大众熟悉、监管到位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纳入了企业年金投资范围,其中前四类产品皆为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此举将有利于年金基金分享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红利,有利于年金基金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更好的应对市场变化。

“而24号文出台主要是推进企业年金账户产品化,解决企业年金资产投资组合多、运营效率低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说,24号文的出台,将大大减轻后台运营压力,有利于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同时,投资产品的推出有利于发挥不同投管人在资产配置、产品设计、组合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专业优势,可以为委托人配置风险收益和投资理念匹配的养老金产品,逐步发挥养老金产品的大类和专项资产配置功能。

泰康养老相关负责人说,新政发布后投资管理人的操作发生了一些变化,23号文中将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的合计比例提升到135%,有利于企业年金投资组合充分发挥正回购40%杠杆效用,灵活配置债券资产和稳定收益型资产(如存款、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在配置稳定收益型资产的情况下,有足够的仓位去把握债券进取性收益机会及套利机会,进而增强债券资产和稳定收益型资产的均衡配置,夯实固定收益资产作为企业年金基金主要投资收益来源的作用。这对投资收益一直行业领先行业的泰康养老来说,又是一个重大利好。文件发布后,泰康养老针对企业年金业务特点,设计了3类企业年金投资组合,包括:优选配置投资组合、债券增强投资组合和货币增强投资组合,共8款养老金产品,目前市场反响良好。

两个文件发布后,长江养老与国家电网及英大信托联手推出国内首个信托型养老金产品——“长江养老英大电力信托型养老金产品”,随后又与中石油集团签订了油气管道合资合作的战略协议,与中国石油及昆仑信托共同设计开发了国内首个公共养老金投资于油气输送管线资产的养老金产品——“长江养老中国石油信托型养老金产品”。通过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优质资源对接,为企业年金的参保职工提供安全性高、收益高的投资品种。信托型养老金产品推出社会后,目前销售的规模已超过40亿元。

今年8月,平安养老一次性获得人社部对其7款养老金产品的批文,7款养老金产品覆盖了股票型、货币型、固定收益型、混合型等6大类投资品种,将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除了传统的货币型、股票型等产品外,还包括了债权计划型和信托型产品。其中,债权计划型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投资比例占产品组合非现金资产的80%以上,其预期风险和收益水平一般低于股票型产品及配置型产品,高于货币型产品。而信托计划型主要投资于各类信托计划,投资比例占产品组合非现金资产的80%以上。

根据24号文的规定,太平养老设计并向人社部报备了11款养老金产品,成为行业内通过人社部审批养老金产品最多的机构。据了解,太平养老实际开始投资运作的养老金产品有三款,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5.5%,6%,7%,产品收益波动较小,因此第一批产品在规定的发行时间之前即被企业年金投资组合抢购一空。截至2013年9月份,太平养老已经为投资管理的投资组合配置了30亿左右的新型金融产品。

走专业化运作道路

企业年金客户对管理公司的要求很高,一般选择政策能力强、投资稳健增值、具有属地化服务能力的公司。因此,加快专业化运作能力,是未来养老险公司占领市场的不二道路

“坚持专业化发展之路,应从企业年金管理业务切入,履行好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主要职责,使行业发展更加规范、专业。”国寿养老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全面把握客户需求、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加强产品创新是关键。

在泰康养老相关负责人看来,养老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优势十分明显。如,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需求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力有天然的契合;养老保险公司采用的精算技术已经在保险行业费率厘定、准备金评估、偿付能力管理、财务分析与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应用,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商业保险公司的基础之上,养老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客户服务网络都比较健全和完善等。

太平养老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要加大对养老保障、养老产业的研究,拓宽对养老保险公司经营领域的认识,依托保险集团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还要充分利用23、24号文政策,加大资产配置、投资品种创新研究,发挥养老保险公司在中长期稳健收益投资方面优势。此外,太平养老还将加强与企业年金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促进数据交互、流程优化、资源共享,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和发挥各方互补优势。

目前年金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平安养老则将经历集中于做好两件事情。一是集中精力服务好客户,二是集中精力提升公司自身的专业能力。“我们主张,年金投资应从市场上普遍的追求排名为主转向追求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为目标。”平安养老相关负责人说。

“在大资管时代,银行、证券和保险都在探索怎样创新发展,养老保险公司做养老金的资产管理,实际上在大的财富管理中进行细分。养老金是长期资产,看重的是稳定回报,因此更需要专注于专业化的核心投资能力。”长江养老相关负责人说,在获得拓展资产管理业务范围试点的资格后,长江养老将加快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在大力发展养老保障第二支柱业务的同时,积极推动养老保障第一支柱、第三支柱业务的市场化运作和养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创新发展,扩大受托资金来源,拓宽资金保值增值渠道,更好发挥养老保险公司的专业价值。

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在谈到养老险公司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时,5家养老险公司都表示,希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顶层设计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长江养老相关负责人说,2004年企业年金运行之初,大家都对其发展充满期待,但市场规模远没有当时预测的那么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家的顶层设计不够,企业年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应当从制度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给予企业年金第二支柱的明确定位。

由于目前基本养老金平均的收益率仅为2.61%,在通胀情况下各种社会保障基金都在贬值,业内人士也呼吁政府重视发挥商业机构的作用,尽快将这些基金纳入市场化管理,给予商业机构投资管理这些基金的机会。

“税收政策优惠幅度较低且仅涵盖企业缴费,这是限制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因素。”平安养老相关负责人说,2004年出台的《企业年金20号令》规定企业缴费比例为8.33%,2008年财政部的34号令降低企业缴费的税前列支比例至4%,2009年的27号文提升企业税前缴费比例至5%,但总体税优幅度仍然偏低,不少企业在此税优幅度内,仍无法解决退休补偿问题,因此延缓或根本放弃建立年金制度。

国外企业年金的发展主要靠税优推动,税收制度一般是EET形式,即(缴费阶段免税、投资收益免税,领取阶段征税),而我国目前是TEE模式(企业缴费有5%的税优,但如果进入个人账户则要征税,个人缴费要征税,投资收益免税,领取阶段免税),这种模式不利于企业年金的发展。因此,上述平安养老负责人建议,适当提升企业缴费的税优比例,且高于税优比例到20号令规定的上限比例8.33%,允许企业税后列支;个人缴费阶段实现在一定比例或金额内免税;在领取阶段征税。

此外,他还建议,给予养老保险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目前经营社会保障和民生领域产品的企业一般所得税率是15%,养老险经营企业年金,产品属于社会保障性质,企业本身做了大量的投入,政府应该鼓励这样的公益性很强的企业发展,适当降低税率,建议从25%降低到15%。

国寿养老相关负责人建议,要细化企业年金领取办法,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拟定基金监管规则,协调各部门建立基金监管机制,使政府监管有据可依,确保企业年金监管有序发展。此外,还要提高企业年金的立法层次,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泰康养老相关人士建议,还应优先支持5家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职业年金的试点,允许5家养老保险公司优先试点个人储蓄性养老金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