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ESG发展水平处于进取阶段,ESG表现较上年度显著提升。为持续关注和跟踪ESG理念发展、传播ESG理念,积极推动银行业在ESG领域的探索与实践,9月27日,来自多家金融机构的专家及业界学者就“气候投融资助推绿色低碳转型”这一主题,围绕金融机构在气候投融资方面的创新之举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详细]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层面分析我国ESG建设的关键问题。他认为,ESG治理的关键在于完善重大决策的制衡机制和独立性,增强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要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秉承诚实和透明的原则,提升信息披露的质量。
近年来,党中央持续强调绿色发展战略要求,相关文件不断细化绿色发展目标任务。还有一些政策虽不是专门针对绿色发展的,但也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气候变化增加了银行业的极端损失风险,单靠银行本身很难较好地应对,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会同气候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共同发力,帮助银行降低风险。
ESG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还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中国民生银行而言,践行ESG理念既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又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工商银行已建立起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半年度专题报告和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报告、常态化信息披露“三维一体”的ESG信息披露体系,以高质量ESG信息披露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国银行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实践处于市场领先水平,信息披露质量整体较高。不过当前,银行在进行“范围三”(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的碳排放)碳排放统计数据方面还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能力建设。
当前,中国银行业ESG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可持续金融业务规模化,二是ESG风险管理加强化,三是ESG信息披露标准化。
金融“五篇大文章”和负责任银行原则,分别为国内外银行发展可持续金融提供了方向和指引,理念趋同、目标一致、路径相通,两者之间相融相同,相辅相成。
我国绿色金融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监管部门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要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企业自身责任意识也在攀升,特别是以科技手段赋能ESG的能力在持续加强。
当前,气候风险已成为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并不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之一,但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上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洪波深入剖析了气候变化风险对企业投融资的深远影响,揭示了这一全球性挑战所蕴含的金融新风险——“绿天鹅”。
如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杨俊宇提出,应从风险压力测试、贷款全流程、气候风险分类预警、贷款定价、健全尽职免责等方面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殷格非在发布《银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时提到,银行业绿色金融表现突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