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基层采风】锚定“最后一公里”

【基层采风】锚定“最后一公里”

海城金融监管支局“党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1-10 08:44

□张俊 张凤强 本报记者 经淼

辽宁鞍山海城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去年以来,辽宁金融监管局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进行周密部署,鞍山金融监管分局围绕金融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多次进行指导和调度,海城金融监管支局带领辖内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同题共答,与海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用“四新”工程海城实践成果向人民交上满意的金融答卷。

搭建“党建+金融”体系,指导金融机构精准扶持

大棚蔬菜产业是海城市温香镇带动全镇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现已建成以前湖村、前坎村、后湖村等为主的多个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化片区,蔬菜大棚1.6万余栋。

海城金融监管支局党委牵头,与当地政府部门搭建“党建+金融”工作体系,指导金融机构精准扶持,解决菜农资金难题。

“在了解到某蔬菜种植大户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后,海城金融监管支局第一时间指导农业银行与其对接,当天就为企业发放贷款290万元,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相关人士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得到金融支持后,该企业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现有水稻储备300万斤,比上一年增加五成,销售收入达7300万元。

为强化温香镇农业全产业链的金融供给,海城金融监管支局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向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助力广大菜农解决购买种子、化肥、农药以及搭建和维护蔬菜大棚等方面的资金难题,让菜农能安心投入生产,保障蔬菜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引导金融机构与温香镇政府合作开发特色农业保险产品,针对蔬菜种植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提供保障,降低菜农损失,增强蔬菜产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培固农业产业发展根基。

组建“金融助企党员先锋队”,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据了解,海城市是世界菱镁矿探明储量最大的地区,菱镁资源保有储量23.1亿吨,占全国的64.7%,世界的25%,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牌楼镇菱镁产业发展最好,2023年菱镁矿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51亿元。

海城金融监管支局党支部与牌楼镇党委联合组建“金融助企党员先锋队”,共同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海城市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是政府重点发展的绿色制造企业,此前面临新厂区建设、设备更新改造等难题,资金缺口巨大,发展陷入困境。关键时刻,海城金融监管支局积极搭建平台,金融机构与企业对接,企业获得730万元低息贷款。金融“及时雨”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贷款投放后,企业顺利推进新厂区建设,购置先进生产设备,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经营。目前新厂区已基本投产,年销售额达5300万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城辖内金融机构已为200多家菱镁企业提供17.04亿元的资金支持,并基于菱镁产业上下游交易链条,开发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累计为企业提供超60亿元的生产经营和产业升级资金,保障牌楼镇菱镁产业发展得又稳又好。

打造地区金融系统党建服务基地,将金融服务精准送达

辽宁西柳服装批发市场是东北地区较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为加速推进西柳市场集群转型升级和内贸外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当地政府和商户积极打造“科技、绿色、品质”特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海城金融监管支局联合中国西柳服装集团打造地区金融系统党建服务基地,定期举行“金融助力服装商贸”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明晰自身在推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使命与担当,为金融服务工作精准开展筑牢思想根基。

活动中,海城金融监管支局组织金融系统党员分组深入西柳的各个市场区域,与商户们“一对一”交流,详细了解商户的经营状况、资金需求以及面临的困难,为商户们耐心讲解金融政策与相关产品知识,通过设立金融服务咨询点,现场为商户解答疑问,提供个性化的金融建议。目前,来自各金融机构基层党组织的20余名骨干金融网格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成功为西柳地区提供15.3亿元的资金支持,惠及商户和居民达1万多户,为当地服装商贸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