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1-10 08:41
□本报记者 赵辉
当前,面对利率持续下行,一些寿险公司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确保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大量销售分红险产品,降低增额终身寿险的销售量。分红险成为这些公司产品转型的一大方向。这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的精神,推进产品转型升级,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
分红险作为典型的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可以通过“人身保障+保证利益+浮动收益”这样的多功能设计,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人身保障和财务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当前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不再那么执着追求固定收益,开始越来越接受分红险这样的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分红险的市场份额在大幅度提升,这本身是好事。但是也有专家提示,在具体经营中,渠道在卖分红险时,不能片面强调短期收益率,淡化分红险其他功能。否则,就可能会给客户带来误导,并且不利于销售渠道客户财务和保障风险规划与服务能力的提升,甚至造成这方面能力的弱化。
当然,有人问了,客户买的就是分红险,为什么不注重宣传“分红”?相较于其他金融机构,寿险公司很难在短期分红方面体现出多大优势,反而可以发挥长期资本的作用,在长期投资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持续稳定、有一定竞争力的收益水平。这时渠道要引导客户向长期看,否则就可能助长客户的浮躁心理,不利于分红险的持续经营。
此外,分红险不仅具有理财功能,还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这是分红险相较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独特的竞争力。这就意味着渠道不能仅仅引导客户看重分红险的投资功能,也要引导客户看到分红险的保障功能,只有这样,分红险产品才能真正在大金融领域建立自己不可取代的位置。否则,客户就会拿分红险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和储蓄型产品就短期收益率进行对比,从而弱化分红险的竞争优势。
因此,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销售渠道,都不能片面强调分红险的短期收益率,而是要强调分红险的长期收益,更要强调分红险的保障功能。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客户真正基于自身长期财务和保障需求购买分红险,推动渠道专业化建设,让产品转型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