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1-09 09:03
□本报记者 房文彬
2024年12月,一批来自非洲的萤石粉运往我国港口;一批湖南的选矿设备顺利完成报关通过水路发往非洲。
二者价值匹配且均以贸易国本币结算,这种易货贸易形式可有效缓解中非贸易中时常面临的非洲国家外汇储备不足且币值不稳定的困难。《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日前,针对贸易过程中湖南建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收汇风险,中国信保通过“0130”易货贸易创新模式为其提供了风险保障,实现了跨境易货贸易的首单承保。
“在2023年创新推出跨境电商三款产品服务‘9610’‘9710’‘9810’出口报关形式所代表的跨境电商新业态之后,中国信保又将创新服务对象瞄准了古老而又新潮的贸易形式——‘0130’海关监管方式所代表的易货贸易。”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
“0130”即易货贸易,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物换物”的贸易形式。在货币还未成为“一般等价物”的人类社会早期,易货贸易是不同社群间交换生活必需品的主要方式。即使在货币出现后,当国家之间无法顺利进行货币流通时,依然需要通过“易货”进行贸易。
近年来,现代新型“易货贸易”开始登上世界贸易舞台。新型“易货贸易”并非简单的“以物换物”,而是以服务平台为基础,撮合双边进出口事项,在需求、金额匹配的基础上,双边进出口主体各自在境内本币结算,在资金并未出境的情境下实现跨境易货贸易,并以“0130”作为海关监管方式代码进行报关。在以货币化、数字化交易为特征的21世纪,新型易货贸易的涌现有着特定的诱因。
商务部印发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探索发展离岸贸易、新型易货贸易等贸易方式。
“在出口企业层面,新型易货贸易摆脱了出口贸易形式中固有的对于货币跨境支付的依赖,在面临外汇短缺、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增加了企业对外贸易的灵活性,可有效帮助出口企业稳订单。在国家层面,新型易货贸易更有利于减少我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逆差,扩大对非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进口,有利于稳定和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关系。”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向新型易货贸易提供全面完善的信用风险保障,中国信保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最终向金融监管总局成功注册“易货贸易”特约条款,实现了新型易货贸易模式的创新,并完成首单承保。
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新型易货贸易这种新业态,出口信用保险不仅能帮助出口企业有效避免收汇风险,更能通过为其提供风险保障而进一步完善这种贸易形式,助力新型易货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更好发挥功能作用,为对外贸易开辟一条“新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