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科技> 【监管声音】助力培育地方新质生产力

【监管声音】助力培育地方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1-08 08:36

□宗超

为积极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切实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做好科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量质齐升”,聊城金融监管分局认真落实山东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通知》有关工作部署,推动银行业保险业从科技产业规律出发,聚焦专业提升、产品供给、增信赋能、成本压降、保险保障等重点任务,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积极助力辖区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

截至2024年11月,聊城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贷款余额152.06亿元,较年初增加23.8亿元,增长18.56%。技术改造贷款余额4.56亿元,较年初增加0.69亿元,增长17.71%。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23.11亿元,较年初增加2.33亿元,增长11.23%,同比增速8%。

强化信贷机制建设,提升科技金融专业水平。聊城金融监管分局紧抓上级支持政策契机,印发了《金融支持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银行业保险业不断夯实机构体系、管理机制、评价标准等基础支撑,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力度。支持辖区银行机构坚持专业化发展定位,建立专业化信贷团队。鼓励辖区银行机构实行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政策,适当提高科技金融业务考核权重,强化监管引领,指导辖区具备条件的银行积极打造特色科技支行。工商银行聊城分行加大新市场特色支行梯次培育力度,实施差异化与穿透性考核,落实动态摘挂牌机制,打造“资源匹配、能力匹配、人员匹配”的特色支行。支持辖内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研究探索适用于金融领域的科技型企业评价标准、模型并复制推广,更好覆盖初创期等科技型企业,更加注重考察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团队实力、市场发展前景等非传统财务因素,提高科技企业信用支持力度。

强化金融科技支撑,优化金融产品供给。聊城金融监管分局引导辖区银行机构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重点,构建专属信贷产品体系,针对性推出适应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的信贷产品。围绕提高贷款便利度,引导辖区银行改变传统依赖重抵押、重担保模式,参考企业征信、股权、知识产权、纳税、政府采购等数据信息,采用信用、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组合担保方式,推广线上自动化审批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支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担保难题,减轻了小微企业财务负担。

加大减费让利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聊城金融监管分局认真落实好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专项行动有关部署,组织辖区银行机构围绕利率定价、服务收费、与第三方合作、增信安排、信息披露五项内容开展自查,督促银行机构加强包括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内法人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点对点”约谈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同业以及波动较大的机构。督促辖区银行机构在优惠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积极为科技型企业减免相关费用、降低融资成本。

强化风险分担机制,推动贴息政策落地。聊城金融监管分局强化科技财政金融政策协调联动,持续加强科技企业信贷保障,用好省级、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等风险补偿政策,积极对接“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科融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推动银行机构大力发展科创企业风险分担类信贷产品,积极撬动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深度合作。鼓励辖区银行机构用足用好政府财政贴息补偿等政策,最大限度降低科创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部分企业专精特新综合信用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

推动科技保险发展,护航企业科创研发。聊城金融监管分局充分发挥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推动保险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提供一揽子保险产品,为高新技术、科技型、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作者系聊城金融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主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