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1-07 08:43
□记者 吴彬
为强化信托业社会责任意识,宣传信托文化理念,加强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促进信托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近日发布《2023-2024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协会2013年起连续编制发布的第12份行业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从党建责任、经济责任、受托责任、法律责任、民生责任、环境责任、公益责任、人本责任、责任管理九个方面集中展现了中国信托业2023-2024年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果。
持续回归信托本源
近年来,信托业坚持党建引领、聚焦转型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从实际行动出发,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取得良好成效。
一方面,信托业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精心做好绿色信托大文章,持续创新绿色信托产品与服务,积极开展绿色信托投教活动,推动绿色运营,促进自身运营碳中和,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贡献信托力量。2023年,绿色信托规模实现稳步增长,绿色信托项目新增321个,同比增长10.31%,绿色信托资产余额达3597.5亿元。
另一方面,信托业持续发挥慈善信托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功能优势,积极开展慈善捐赠与志愿活动,助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2023年,信托业在信托业务三分类引导下加大慈善信托业务发展力度,新增备案慈善信托463单,备案规模12.77亿元。截至2023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规模为65.20亿元。
保持行业稳健经营
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托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平衡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截至2023年末,信托业投入实体经济资产规模17.78万亿元,占比74.30%,基本涵盖了实体经济各个行业。
与此同时,信托业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不断提升自律水平,切实加强风险防范,深入推进信托文化建设,保持了行业整体的稳健经营,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行业67家信托公司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达23.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1%。信托公司资产服务信托业务规模达12.09万亿元,占行业资产规模的51%;公益慈善信托累计备案规模65.20亿元,较2024年初增加12.77亿元,增长24.36%。另外,资产管理信托中属于标品投资的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已达7万亿元,占资产管理信托规模的68.05%;绿色信托资产余额达3597.5亿元;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63.61亿元,净利润329.55亿元。
加强社会责任管理
信托行业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加强人才建设、切实保障员工权益。《报告》显示,信托从业人员继续呈现高学历人员占比高的特点,硕士及以上人员占信托业人员60.87%,较2023年微升0.79个百分点。其中,博士研究生384人,占比2.19%;硕士研究生人数10307人,占比58.68%;本科学历6525人,占比37.15%;专科及其他347人,占比1.98%。
为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信托业致力于持续深化社会责任理念意识,并通过战略引领、完善制度等方式,将社会责任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同时,信托业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开和宣传,高度重视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反馈,不断提升社会责任实践的成效。
协会表示,新的一年信托业将继续坚持做精做深“五篇大文章”,围绕信托业务三分类打造专业受托能力,服务金融强国建设,立足新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实现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中展现出信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