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5-01-07 08:43
□本报记者 苏洁
2024年是大模型快速发展的一年,金融行业积极抢抓大模型发展机遇,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2025年伊始,大模型将为金融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技术不断变化,金融行业如何低成本、安全实现快速迭代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提升成为行业持续关注的话题。有行业人士表示:“我们做了好长时间的大模型,但是我们并没有减人。”一方面,个人劳动效率明显得到提升,比如现在可以在几分钟写一个报告,而以前可能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劳动效率有所提升,但是却没有减人。另一方面,从管理学来说,一旦一些流程固化以后,劳动生产率组织效率、组织调整就需要更敏捷地迭代,科技解放了人力,从而将更多精力放在更复杂的工作上。或者说,科技目前发展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力。
类似的,在保险行业,关于AI应用,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AI能否完全替代保险代理人?近日,保观发起的“人工智能对保险代理人影响”调查显示,88%左右的受访者在工作中使用过AI工具,只有12%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完全没使用过。对于AI在保险代理人工作中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23.84%的受访者认为AI对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帮助很大,50%的人认为有一些帮助,约18%的人认为AI可能对工作构成威胁或完全取代。整体来看,AI已然成为保险代理人的重要助手。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AI大模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行业人士对于AI大模型的态度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大型金融机构积极拥抱,并花大手笔投入;中小金融机构囿于人力财力,大多持观望态度。但总体来看,金融行业对于大模型的热衷还是只增不减。近期恒生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观察》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公开披露的大模型中标项目金额20.75亿元,相较于2023年全年增长163%;其中金融业大模型中标项目数量66个、项目金额1亿元,占比4.9%。2024年1-11月,金融业大模型中标项目数量增至103个,项目金额增至2亿元。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AI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使用门槛高、输出结果不精准等痛点,制约了潜在的全面赋能。截至目前,金融行业尚未出现能够彻底颠覆现有业务模式、引领行业变革的“杀手级”AI原生应用。
就金融行业来看,一方面,随着基础大模型能力的进一步增强,绝大多数垂直领域的金融行业大模型将被基础大模型所取代;另一方面,由于合规要求严格、私有化部署及服务成本高、金融业务对准确度要求高等因素,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短期还难以实现盈利。不过,大模型作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新技术之一,如何真正得到应用,改善客户体验,带来有质量的成长,已是金融行业战略规划和业务创新中不容忽视的存在。
随着大模型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应用成本的显著下降以及资本资源的不断注入,相信金融行业AI应用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并且迎来颠覆性影响的金融AI大模型应用。这些创新将重塑金融服务的业务形态,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