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绿金> 保险助力绿色交通驶向低碳未来

保险助力低碳出行专题

保险助力绿色交通驶向低碳未来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12-13 07:52

编者按:

近年来,山东公共领域交通运输持续向绿色、低碳转型,越来越多的电动公交车、绿牌出租车驶上街头,快递物流企业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的投用,充换电设施日益齐全,充电越来越方便。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和济南市银行保险业协会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促进绿色交通更好更快发展。

□本报记者 姚慧

如今,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正成为潮流和趋势。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06条,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节能低碳的水运和铁路运输比例大幅攀升。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近年来,济南市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实行绿色交通战略,推广城市公交新能源化和氢能化。在此过程中,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和济南市银行保险业协会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在新能源车险承保、助力绿色交通发展和服务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力服务济南绿色交通发展大局。

新能源车的绿色奔跑

张强是济南一家物流公司的货车司机,送了十几年货的他去年换上了一辆公司新采购的新能源轻卡。从蓝牌到绿牌,换的不仅是车牌颜色,还有新的驾驶体验。

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山东已在钢铁、化工等行业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并在运输方式与清洁运输等方面提出碳减排措施、能源消费替代要求以及碳排放量削减方案。在济南该行业已经有了成功试点,济南某钢铁企业成立了一支全部由氢能重卡组成的运输车队。据该车队经理田峰介绍,日常任务中一半是省内运输,另一半则是厂区内短途倒运。根据钢铁行业的环保绩效A级标准,厂区大宗物料和产品运输采用新能源车辆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运输的比例应该达到100%。“我们也希望在更高标准之下总结出更合理的运营模式。”田峰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快速增加,新能源车险已成为车险市场新的重要“增长极”。济南市银行保险业协会副秘书长任海军介绍,截至2024年10月底,济南辖区38家保险机构承保新能源汽车24.06万辆,同比增长63.71%,保费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72.6%。新能源汽车承保量增速分别高于同期车险总体、燃油车增速61.05个、64.3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保费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同期车险总体、燃油车险增速63.94个、70.82个百分点。

人保财险济南市分公司商团业务部主管张毅恒介绍,该分公司积极探索物流行业的新模式、新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助力物流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2024年成功对接济南铁路局,开拓铁路货运险业务,前三季度为上百家铁路运输客户提供了累计超15亿元的风险保障。此外,人保财险济南市分公司与560余家物流公司、企业签订货运险预约协议,累计为客户提供了180亿元的货运风险保障。截至今年11月,该分公司承保新能源货车2380辆,同比增长137.29%。

公交出行,“氢”装上阵

一大早,济南市韩仓站公交枢纽,市民张山临花2元钱坐上K106路氢燃料公交车去往市口腔医院历城院区。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氢燃料公交车在第一加氢站启用后,从第一条氢能源示范线K115路等线路上优化调整到K106、K260、K230等线路,目前全市共计60辆氢燃料公交车。

“车辆噪声非常小,整个乘坐过程很舒适。”张山临说,每周他都能在家门口乘坐氢燃料公交车外出健身、逛展,真正实现了“氢”装上阵。记者也跟随张山临现场体验了K106路公交车的“氢出行”,起步或停靠站时快速平稳,没有任何卡顿。

“这得益于氢燃料电池驱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噪声和振动,而且车辆采用无级变速器,换挡平稳,不易晕车。”K106路驾驶员向记者介绍,公交车加注一次氢气能运行350公里以上,“按照一辆氢能源公交车每年运行3万公里计算,预计每年能替代燃油78.5吨,减少碳排放284.5吨。”

据悉,济南市公交车2018年年底前全部更换为新能源类型汽车。人保财险济南市分公司2019年-2024年10月累计为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2.6万余辆新能源公交车提供保险服务(年均4500辆左右),累计提供超45亿元保险保障(年均保险保障7亿元),承担包括死亡伤残赔偿、医疗费用赔偿、财产损失等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同时,人保财险济南市分公司承保新能源出租车1.15万余辆,累计承担风险保障184亿元。

守护新脉动,筑梦泉城行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地铁的运营也伴随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基于此,中华保险济南中心支公司积极开发地铁运营期保险产品,为济南地铁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今年8月,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在行驶至高架路段的过程中,因不明飞行异物撞击,导致前风挡造成劈裂。中华保险在接到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第一运营有限公司报案的同时,启动紧急预案,疏散乘客驶离车厢并到达安全平台,确认车辆无乘客停留及无人员伤亡后,紧急更换安全车辆,并对乘客进行心理疏导,避免造成出行恐慌,直至疏散乘客驶离现场。同时,中华保险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由于地铁前风挡尺寸、型号等存在较特殊情况,为确保地铁尽快投入生产,中华保险简化理赔流程,并在7日内进行赔付,确保地铁安全运行。

面对地铁运营期的复杂风险,中华保险济南中心支公司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保险产品,为济南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华保险济南中心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中向记者介绍,为了给地铁提供全面性和精准性的保障,公司在风险评估和费率设定上结合地铁设施的特殊性个性化制定了一揽子保险品种,例如,定制化财产一切险、全面升级的机器损坏险、公众责任险的增值服务以及客制化雇主责任险等,全面覆盖了地铁运营的所有风险点,为济南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华保险济南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右)了解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运行情况。记者 姚慧/摄

此外,中华保险济南中心支公司还积极引入物联网设备,加强事故前对于风险因子的监测和分析能力,为地铁运营提供风险预警。同时,不断优化投保流程,提供清晰的指引和帮助,使投保过程更加便捷和直观。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应急演练和数据分析,中华保险济南中心支公司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共同构建了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

相关链接:

【政府声音】加力支持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

【行业声音】提升道路安全 服务绿色交通

记者手记:实现新能源车“愿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