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方> 北京金融便民服务升级

金融便民服务地图、人身险“三有”查询系统发布

北京金融便民服务升级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12-09 07:58

□记者 谭乐之

“太温暖了!”一位金融消费者得知在北京银行网点可以享受免费充电、雨天借伞、饮水热饭等便民服务后感叹道。

12月5日,在北京金融监管局主办,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协办的北京人身险行业“三有”查询系统暨金融便民服务地图发布仪式上,《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京融守护”的金融便民服务地图查找附近金融机构的便民服务内容,还可以根据北京人身险行业最新推出的“三有”查询系统核查保险产品的机构、人员、产品信息。这标志着北京金融服务水平再次迈上新台阶。

全国首个金融便民服务地图发布

金融便民服务地图是北京金融监管局以“发挥网点功能,防风险、强服务,践行金融人民性”为目标,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依托“京融守护”微信小程序开发的一款全国首个金融便民服务地图,旨在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提升金融服务在基层的触达率。

记者打开“京融守护”微信小程序里的金融便民服务地图,以记者定位附近的交通银行北京百万庄支行为例,除了手机充电应急外,该网点还有阴雨天气应急、饮水热餐服务、医疗器具应急、消防设备应急、老年群体服务、外籍人员服务、特殊人群服务、无线网络应急等多项便民惠民服务。此外,在“金融便民服务地图”上,还可以看到北京市各家银行网点的特色金融服务、视障服务、外国人服务、适老服务等常用信息。

北京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正局长级)郭左践在发布仪式上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金融监管局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监管见行动、金融出实效”,指导北京市银行业协会开发建设金融便民服务地图,指导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和辖内机构创新推出人身险行业“三有”查询系统。

目前,“京融守护”微信小程序上共载入北京银行业4000多家网点信息,实现网点信息可查询、路线可导航、服务可评价、数据可维护。

与通常的信息查询工具相比,金融便民服务地图具备多种优势。北京金融监管局消保处介绍,一是网点基础信息更实用。例如,地图上标注的银行网点联系方式为网点人工电话,不是全国客服热线,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到具体网点。二是金融服务信息更详实。地图展示了每个网点的特色金融服务,便于群众查询获取。三是网点信息实时更新。银行可以即时登录平台更新完善信息,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四是服务评价有跟踪。北京金融监管局督促银行及时回访客户、改进服务,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也会对银行回访情况定期组织抽查。

率先推出人身险“三有”查询系统

在发布仪式上,北京人身险行业“三有”查询系统正式推出。

所谓“三有”即“机构有牌、产品有号、人员有证”。北京金融监管局人身险处介绍,人身保险产品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长周期性,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易引发销售误导,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为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销售误导和非法金融活动,今年北京金融监管局指导行业协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在北京地区率先推出人身险“三有”查询系统。

“三有”查询系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整合信息方便消费者快捷查询。该系统实现了机构、人员、产品的信息整合,方便消费者快捷查询,实时甄别非法金融活动。二是资质分类从源头规范保险市场。该系统在销售人员信息中明确展示可销售的险种和区域,能有效预防销售误导行为。三是信息多样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该系统既有行业统一标准,也有特色信息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北京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强介绍,希望有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三有”、了解“三有”、使用“三有”,能够主动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APP和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等渠道进行即时查询,或者要求销售人员展示“三有”信息,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购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1家人身险机构上线“三有”查询系统,这11家保险公司的个险业务在北京地区的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超过90%,销售人员数量占总数的近九成。

发布仪式上,行业代表对“三有”查询系统及金融便民服务地图进行了现场演示,在场嘉宾切身体会到了金融产品“看得清楚、买得放心”、金融网点服务“查得方便、用得暖心”。

据悉,下一步,北京金融监管局将把“三有”查询系统及金融便民服务地图作为落实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作为北京金融业扎根北京、服务北京的具体体现,用实际行动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