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12-05 08:48
□本报记者 许予朋
临近年末,债券市场迎来“配置热”。12月2日,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一度下探至1.975%,创2002年5月以来新低。3日,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开盘迎来小幅回弹后再度跌破“2”关口。债券利率下行,意味着短期内债券价格上涨,配债产品净值也随之上升。
从历年形势来看,债市通常会在12月中旬至来年1月迎来一波走强的“跨年行情”。业内人士普遍指出,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本轮“跨年行情”或已提前启动。
11月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如火如荼,各地11月已发行和计划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规模超1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当月分别开展9000亿元、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2000亿元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有效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合理需求。在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看来,受上述因素影响,月末宽松的资金面、一级市场较强的承接力,均对长债利率下行起到驱动作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指出,近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叠加财政支出影响,资金面相对宽松,上述因素推动债市进一步走强。
近期资管端的一些新动向也将影响“钱流”变化。11月29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通过《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自12月1日起将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从对债市的影响来看,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认为,货币基金、理财、保险等产品中配置的同业活期存款规模往往比较大,利率降低之后,资管机构会加大对债券的配置力度,这将带动长债利率中枢下行。
展望未来,在金融管理部门呵护市场流动性及年末交易情绪带动下,业内整体看多债市。
刘郁表示,从季节性规律来看,12月资金面波动因素主要来自跨年,年末资金利率往往显著上行。但考虑到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通过买断式回购、买入国债等方式投放更低成本、中长期稳定资金,且12月仍有一次潜在的降准机会,预计资金面大幅收紧的风险可控。“10年国债收益率有望持续向下突破2.0%”。
“当前阶段正处于政策基本落地,而后续政策空间尚待部署的真空期,近期债市或许已经迈入岁末年初的‘抢跑’阶段,在市场流动性非常宽松的情况下,长端过快的下行也在情理之中。从趋势上看,12月之后债市进一步走强的可能性较大。”某头部基金公司高级副总裁李程胤指出,从资金面看,在支持性货币政策的基调之下,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加力配合政府债发行,降准举措亦值得期待。就债券供给层面而言,截至2024年12月1日,年内已披露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额度已经达1.63万亿元,接近2万亿元的上限,后续资金使用节奏可能会加快,整体对资金面影响趋于中性。从机构层面看,未来在广谱利率下行的预期背景下,机构对于债券的配置需求可能会超过止盈诉求。
李程胤预计,12月之后,债市积极因素将逐渐增多,并且短期内债市可能不会面临较大的利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