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12-04 09:04
编者按:
自南阳始,一江清水北上,滋润万里河山。河南省南阳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国之大事,更是民心所向。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值此十周年之际,南阳市以金融为笔,绘制出一幅绿色金融的壮丽画卷。从优化金融服务到完善保险保障,金融活水润泽水源地,护航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
金融守护“绿色”水源地
□梁育汝 刘宸宇 肖刚 孟姝
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有一处如诗如画的胜境——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丹江口景区。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它是伟大工程与壮丽自然的完美融合,“高峡出平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被誉为“一个中原看海的地方”,宽阔的丹江口水库给这片土地增加了灵秀之美。
水源地的“绿色银行”
依托渠首、丹江、水源地等招牌效应,淅川县将生态建设、水质保护、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结合,让“生态绿色”成为淅川县最动人的底色。张大姐是一位居住在丹江库区附近马蹬镇的一家特色民宿老板,近来“渠首淅川,一个中原看海的地方”火爆全网,张大姐家的民宿也订单不断,生意爆满。为了持续提升游客满意度,改善居住环境,张大姐一直在考虑对自家的民宿进行升级,正在为资金的事发愁时,淅川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客户量身打造“乡村民宿贷”,当天张大姐就拿到了30万元贷款。张大姐满脸喜色地说:“以前想把民宿好好打造一番,可资金是个大难题,幸好有咱农商银行的支持,现在咱这民宿环境美了,客人也越来越多。”淅川农商银行积极发挥中线水源地法人银行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专门为乡村民宿经营者量身打造特色信贷产品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800余万元,助力当地众多民宿提档升级,优化服务。
柑橘丰收,农户笑开颜。杜云岚/摄
赶往淅川县软籽石榴基地,最先望见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坝和闸门。这里是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这个“水龙头”最近的基地,也是淅川县规模最大的基地。几年前,这里的乡亲们还面临着“有山不能开采,有水不能养鱼”的发展难题,淅川县人民政府提倡把软籽石榴作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如今的丹江岸边已呈现出“一树石榴浸溪红”。淅川县已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软籽石榴产业基地1.8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基地8个,石榴种植总面积达到6万多亩。
“有了淅川农商银行这120万元贷款,购置了分拣机、剥皮机,分拣、剥皮实现机械化,既节省人力又出效率。”淅川县丹圣源石榴公司负责人姚岗高兴地说。
在淅川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淅川县丹圣源石榴公司引入智能化自动化分拣系统,对石榴大小、外观、酸甜度、内部品质等方面进行检测,将其分为不同等级,依据品质定价,从不同的渠道销售,大大提高分拣效率和销售效益。
在完成初期的规模拓展后,淅川农商银行把支持重点放在石榴产业升级和打通产业链条上,将支持领域扩展到石榴加工等产业链下游;发放160万元贷款支持丹圣源石榴酒、果汁、果醋等产品研发,推出了以石榴为主要原料的石榴红酒产品,增加石榴附加值;支持公司打造示范村和3个石榴观光园,推动石榴产业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转变。通过赞助举办渠首石榴赏花节、农产品采摘、美食品鉴等具有渠首特色的活动,不断提高渠首农产品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逐步拓宽山区群众增收渠道,开辟的石榴旅游观光专线年吸引游客15万人次,林果产业正成为群众的“绿色银行”。
“金银”助力山乡新画卷
依托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淅川县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致富的新路子。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过程中,困难户把荒山滩地流转给当地龙头制药企业获得租金;整治后的土地作为集体资产入股企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参与企业分红;同时,困难户可以参与土地整治及后续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从中得到工资性收入,成为“三金”农户(薪金、租金、股金)。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金银花种植面积5万亩,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带动万户农民致富。
农发行淅川县支行向淅川县福森中药材种植基地提供1.2亿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对其现有的3.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功能完善和提升,通过土地整治、施肥、排灌水、整理修剪等方式提升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品效,种植品种为金银花、黄芩、山楂及连翘等。该项目建成后金银花亩产达到80公斤,较之前亩产增加了10公斤,金银花年产量较之前提升了25万公斤。结合未来中药材市场行情,种植基地功能提升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可实现人均年收益1万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周边23个村、1万多户、4.5万人致富。
丹江水岸柑橘飘香
淅川县仓房镇党子口村淅川县八方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柑橘园内,笑语不断。邮储银行南阳市分行抖音大篷车的主播在为该镇八方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满山的柑橘直播带货:“生长在丹江湖畔的柑橘,施的有机肥,果皮薄、汁水足,果肉细嫩,现在开始预订了……”
创办淅川县八方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是52岁的淅川人郭正,2020年他回乡创业,在水库边承包了300多亩林地种植柑橘。为了确保“一江清水进北京”,果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柑橘的亩产量不到其他产区的一半。“随着果园管理、人工开销越来越大,出现了资金短缺。知道情况后,邮储银行淅川县支行马上派人到果园考察,当天就向我发放了30万元贷款,帮我渡过了难关。”郭正记忆犹新。
仓房镇地处淅川县西南部、丹江口水库西岸,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十分适宜柑橘生长,柑橘成为当地重要的产业项目。然而,柑橘进城销售要在山水之间不断流转,高昂的运输成本让不少快递企业望而却步。
“我们如果用小车把产品拉到乡镇客运站,然后搭乘轮渡,送到县城寄出去,单这一项成本就要增加10%以上。”负责八方客柑橘园日常管理的徐国胜说。
为帮助郭正和乡亲们创业,邮储银行淅川县支行和邮储银行南阳市分行发挥集团优势,通过提供信贷资金、抖音直播引流获客、邮政电商助力销售、柑橘寄递搭上邮车等一站式服务,让库区的柑橘成功销往全国各地;自今年8月初开播以来,已实现线上预售订单5000多单。
在银行的有力帮扶下,郭正和乡亲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有效拉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仅淅川县八方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今年就通过邮银渠道销售柑橘60余万元。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