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10-30 07:54
□史浩 唐瑞林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间的矛盾,就必须为生态环境定价,将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态价值与其他项目价值统一放置于市场中,接受市场与价格的调节,接受政府和法律的监督与管理。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意义
2018年7月31日,浙江省与世界银行签订了“浙江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保护项目”(以下简称“千岛湖项目”)协议,由世界银行提供1.5亿美元(约10.5亿元人民币)贷款,我国政府财政配套投入9.61亿元资金,共计约20.11亿元,用于加强对污染的综合治理和流域生态保护,以支持国务院批准的《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在浙江省内的落地实施。
千岛湖项目在推动生态价值可持续方面有两大亮点。一是千岛湖项目借助绿色融资项目管理,强化了赋能机制。千岛湖项目内容包含机构能力建设和项目管理培训等能力培养,使得千岛湖项目即使结束后,其形成的组织、做法和制度等能力体系依然能发挥作用。二是千岛湖项目在吸引绿色资本的过程中探索了长效机制,在绿色金融机制创新方面也有突破。除了带动政府配套投入绿色资金之外,千岛湖项目还引入浙江民间绿色资本“水基金”,这对于导入民间绿色资本,探索生态价值持续稳定实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实现路径的现状与问题
千岛湖项目以绿色金融提升生态质量,促进了当地生态价值实现。一是通过提升绿色附加值,擦亮生态品牌。在品牌塑造方面,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为显著标志的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提升了生态品质,让“千岛农品”品牌更加名副其实,含“绿”量十足。这些具有生态附加值的品牌矩阵不仅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提升了千岛湖生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品牌营销方面,千岛湖项目通过“水基金”子项目推广“绿色消费”概念,强化绿色产品的品牌辨识度,提升其产品附加值和含金量。二是借助环境投资基金运作,实现了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实践。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生态保护补偿全面立法的国家。在此之前,千岛湖项目已经通过“水基金”子项目引入并实验了“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经济机制,以实现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持续运行。
虽然千岛湖项目是支持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一次创新性探索,但目前绿色金融生态价值实现在供需两端主要还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是绿色金融需求端的信用评估存在难点。生态产品普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属性,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些产品而无需支付费用,这导致“搭便车”现象频繁发生。由于这种特性,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面临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难等诸多挑战。二是绿色金融供给端的资金结构不合理。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供给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超过90%的资金来自绿色信贷,而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和碳金融产品等发展相对滞后、规模较小;从机构组成来看,绿色信贷发展主要由大型银行引领,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度低,而绿色直接融资市场中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更低。
实现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针对上述绿色金融生态价值实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旨在更好地推进浙江绿色金融发展,以绿色金融助力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从生态资源角度,推进流域内生态资源信息登记及权属界定,使绿色融资活动有明确标的和立足点。一是建立统一的生态资源核算和运营平台。将自然资源权属进行变现,利用山林权、用水权、排污权、采砂权等权益性资产作为抵质押物获得贷款。二是明确生态资源权属界定的统一标准与规范流程。制定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权属确认规则以及争议解决机制,为绿色金融产品设计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大力推进面向生态资产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应创新开发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流域内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从生态资产角度,推广生态环境导向产业开发(EOD)模式,使绿色金融项目有可以提供支持的新方向和新空间。EOD模式以特色产业的运营作为支撑点,实现收益性不佳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盈利状况良好的关联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为实施EOD模式,绿色金融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和关联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向EOD项目,促进项目与产业融合发展。如投资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项目,并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形成生态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三是强化绿色金融风险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从生态资本角度,通过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及实现碳汇价值转化,在碳中和目标进入实质进展阶段后,为绿色金融支持“减碳增汇”赋予新动能。一是以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核心,加大对碳汇项目的投入力度。提高碳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推动碳金融的发展。二是以实现碳汇价值转化为目标,建立碳汇价值评估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地评估本地碳汇资源的生态价值,为绿色金融和碳交易提供更多的投资目标和回报来源。三是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当地企业、农户等主体积极参与碳汇项目,为绿色金融发展注入新动能。
(史浩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与新消费研究院副院长;唐瑞林工作单位:浙商银行杭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