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绿金> 【政府声音】渔业发展 良种先行

【政府声音】渔业发展 良种先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10-25 08:27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因而在掌握育种核心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下功夫。

渔业发展,良种先行。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从种苗抓起,打造水产“漳州芯”。

擦亮“漳州种苗”新名片

漳州市创建省级水产良种场13家、市级水产良种场20家,创建“中国蛤类种苗之都”“中国鲍鱼种苗之都”等国字号种业品牌两个,初步形成石斑鱼、对虾、牡蛎、鲍鱼、蛤类等优势种五大种苗基地集中区。在东山湾、诏安湾等主要海湾和大型水库增殖放流鱼、虾、贝类苗种,不断增加天然野生群体和数量为“种源可控”提供基础保障。联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共建“闽南渔业种质资源库”,开展闽南地区重要水产品种的保种、选育、繁育等,进一步保障优质种质资源活体就地保种,建立“就地保种”新机制。

漳州市推进南北种质资源优势互补,探索形成“南繁北养”跨区域种苗合作新模式;联合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先后培育出“新吉富”罗非鱼、珍珠龙胆石斑鱼、“大鲀1号”东方鲀、“鸿达1号”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

培育水产品“万亩百亿”产业

漳州市向养殖发力,注入百亿“新动能”。

一是从浅蓝到深蓝。漳州市迈向深海拓展养殖空间,创新模式增加养殖效益,绿色发展提高养殖质量,全力培育水产品“万亩百亿”产业。二是从粗放到集约。充分利用闲置水库,因地制宜发展淡水养殖,创新水库跑道式集约化养殖+外循环池塘工厂化养殖等模式,提升山塘水库养殖水平。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探索盐碱地海水稻等综合种养,逐步延伸产业链,促进山区抛荒田复耕和沿海盐碱地综合利用,推进乡村渔业增产和减排增汇;实施《漳州市优新品种推广行动方案》,推广培育牡蛎、对虾、蛤类等十大优新品种“万亩百亿”产业,进一步提高养殖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品质,提升渔业产值赋能。三是从无序到有序。采用“天、逻、地、网”立体综合管控方式,开展海域超规划养殖清退攻坚,实现“清零”目标,进一步规范渔业养殖秩序,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推动渔旅融合

漳州市开拓海洋与渔业产业新赛道,不断提升渔业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撬动龙头引领、精深加工、渔旅融合等渔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把“一条鱼”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漳浦县佛昙镇东坂村作为全省最大的河鲀养殖基地,着力做大河鲀文章,研发了河鲀鱼丸、河鲀饺子等10多种速食产品和河鲀酒、化妆品等多种衍生产品,形成河鲀育苗、养殖、加工、流通、餐饮、休闲旅游全产业链,有力地带动当地渔民增产增收。

漳州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进一步拓展渔业增值增效空间,以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渔业强、渔区美、渔民富。

期待发展海洋渔业金融产品,试点“渔排贷”“渔船贷”等渔业抵(质)押类贷款,探索海洋牧场“一证一险”信贷模式,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开展“养殖证+保险”“养殖证+贷款”“养殖证+担保”等“养殖证+”赋权服务。围绕漳州“六条鱼”,开展水产品价格指数研究。发展基于声呐定点监测的区块链金融服务,实现水产养殖资产确认的可视化。支持条件适宜的沿海县(区),依托东山“中国海洋生态牧场”等项目,探索发放“海票、渔票”,解决养殖户融资贷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