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9-30 08:23
编者按:
风劲潮涌,大江奔流。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东海之滨的巨变令人振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安徽为“腹地”的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速。三省一市握指成拳,在加强长三角金融监管协同、推进长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大力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梅琳 本报记者 张瑾 祖兆林 章丽铃
如何实现“1+1+1+1>4”?时代抛出了新的问题。
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印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长三角未来三年工作重点明确了路线图和任务书。此前,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指导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宁波五地金融监管局,在沪共同召开首次金融监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细观这“一文一会”,“一体化”“高质量”和“绿色”频频闪现。这3个关键词,也被认为是近年来长三角银行业保险业“金”耕“一体化”的缩影。
一体化提速
一体化,关键在协同。今年5月,沪、苏、浙、皖、甬五地金融监管局共同召开首次金融监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就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形势、结合区域优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金融监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打算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会上,五地金融监管局共同签署《金融监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通过建立金融监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明确金融监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达成金融监管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识,共同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不断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将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一体化,核心在流通。聚焦促进信贷资源在区域内畅通流动,原上海银保监局于2022年8月印发《长三角地区行内跨省(市)分支机构协同授信业务指引》,以信贷资源为切入口,鼓励长三角区域内同一银行的不同分支行基于相同的授信条件共同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贷款,明确向长三角区域商业银行传达促进信贷资源畅通流动的监管意图。
政策引导下,浦发银行杭州分行、宁波分行和上海分行共同实施了“杭甬联动”和“沪杭联动”的长三角联动机制。这一机制下,三方每月都会就重点服务项目展开深入交流,领导亲自挂帅推进解决关键问题,2023年以来,40余个总金额超120亿元的项目因此在长三角地区开花结果。
聚焦提升区域流通质效,浙江金融监管局持续推动协同授信、保险通赔、抵押互认、同城化服务、人才交流等一体化金融服务试点。在跨区域保险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嘉兴金融监管分局指导人保财险嘉兴市分公司出台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跨区域承保监管沙盒产品具体操作细则;指导大型财险公司在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沪苏保险同业协作配合,推动车险互认通赔,提高跨区域理赔效率,优化和推广高速公路路产损失直赔系统“急客通”施救扩面。
加速一体化,不仅要有协同之心、流通之便,还要拥抱开放之势。为了让更多长三角区域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浦发银行以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便利化政策为核心,构建自贸联动平台,积极开展长三角地区自贸业务联动,对接企业跨境业务需求,加强资源和政策共享。截至目前,宁波、苏州、南京、杭州等多地均有企业接入自贸联动平台,并实现业务落地。
位于宁波的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主体之一。作为全球领先的座舱内饰供应商,该公司于2019年收购了德国知名汽车内饰品牌“格拉默”,实现全球化布局。今年4月,浦发银行宁波分行为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子公司Grammer AG提供了2亿欧元等值人民币贷款,并通过联动浦发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通过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代客开展货币互换交易,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高质量向“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截至目前,长三角区域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超过270家,占全国比重近五成。科创企业拔节生长的背后,有金融服务提质向“新”的不懈努力。
锚定“高质量”,长三角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力。
近年来,江苏金融监管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该局紧紧围绕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先行先试,重点围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给产业创新添动能。
2023年11月9日科创金融助力,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在苏州成立。2024年4月28日,江苏金融监管局联合江苏省委金融办、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深化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涵盖强化政策协同、加强组织保障等五方面共18条措施,针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通常因规模小、轻资产、难估值而面临融资难题,鼓励研发专属产品服务,支持运用“远期共赢”利率定价机制,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助推金融精准“滴灌”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南京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在今年6月正式挂牌首批科创金融服务驿站,进一步强化金融资源和科创资源高效对接,推动服务直达。
安徽金融监管局始终把服务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统筹银行业和保险业两个体系的资源力量,持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长三角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系统能力,为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该局出台了关于产品服务模式优化、特色专营机构建设、风险补偿体系建设和科创金融改革等数十项政策举措,配套实施统计监测、通报调度、监管评价、定期报告等四项工作机制,连续3年实施科技型企业“六个名单”常态化融资走访对接,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成为在皖银行保险机构的普遍共识和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锚定“高质量”,金融机构向“新”发力同样步履不停。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以来,浙江金融监管局积极对接G60科创大走廊以及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探索,切实增强科技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性和获得感。
今年7月,嘉善农商银行联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完成了对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的“认股选择权”托管确权,并根据企业实际资金需求,在给予企业综合授信数千万元的框架下签订“认股选择权协议”。
据悉,这份银投企三方达成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中心为认股权持有主体,将认股权托管于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确权登记,有效提升“认股选择权”业务开展中的风险管理与业务合规性,形成“债权+股权”的服务模式。
“‘认股选择权+’不仅为我们短期内流动资金需求提供了灵活、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推动了我们科技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也解决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因急需融资而过早稀释股权的问题。”嘉兴景焱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永新说。
“金”招牌逐“绿”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逐“绿”而行的“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进来一个旧电瓶,出去一个新电瓶”。在安徽省界首市(阜阳代管县级市)田营循环经济产业园里,一块近10斤重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被投入再生铅回收设备。经过多道工序,6斤多再生铅、1斤多硫酸钠、0.6斤聚丙烯塑料全部可以用于生产新的蓄电池。
2017年,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加入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都电源”)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18年,南都电源加快推进锂电产能建设,在界首新建3GWh储能锂电电芯项目和3GWh系统集成项目。农业银行阜阳分行牵头组建内外部银团,前往浙江与南都电源会谈,为该项目批复6亿元银团贷款。其中,农业银行阜阳分行4亿元、农业银行浙江分行1亿元、颍泉农商银行1亿元。
“我们鼓励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通过融资推荐、交易信息共享、确认款项收付等金融服务,以点带链,以链带面,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力度。”阜阳金融监管分局负责人介绍,近两年,阜阳地区绿色贷款余额增速明显,2021年6月,绿色贷款余额205.36亿元,2023年6月,绿色贷款余额455.98亿元,增幅达122%。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安徽金融监管局获悉,当前,安徽省已形成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等多种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向长江大保护、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皖南长三角生态屏障建设等绿色项目倾斜信贷资源,加大绿色重点项目支持力度,率先落地“碳挂钩”贷款、生态产品价值(VEP)收益权质押贷款和林业碳汇指数保险,金融服务长江大保护“连点成线、连线成片”。
在浙江,“绿意”盎然的转型金融试点亦如火如荼。
作为建设银行系统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转型金融示范行,建行湖州分行率先推出《转型贷款业务管理规范》并迭代2.0版,将贷款利率水平与客户碳强度绩效目标挂钩,全流程落实公正转型的评估评价,并建立差异化政策安排,充分调动企业主动减排降碳积极性。
“2.0版既支持符合转型金融条件的经济活动(转型项目),又服务于企业整体层面的转型主体(转型企业)。”建行湖州分行绿色金融中心总经理赵振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分行已为10户转型企业提供授信 28.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5.6亿元。
近期,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的《长三角银行业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已陆续出台地方绿色金融标准、行动实施方案、重点支持目录等配套政策,丰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实践。
在长三角区域,93%的银行已制定绿色金融战略规划,82%设有专门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或部门,85%制定监督检查及奖惩机制,确保绿色金融发展质量;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94%的银行已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绿色普惠金融和绿色科技金融业务也分别有85%和64%的银行参与,还有20%和10%的银行分别开始探索绿色债券和碳金融业务,气候投融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金融业务均实现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