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9-09 08:43
□刘皓宇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对于保险机构而言,绿色保险是将企业个体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实现和谐统一的重要抓手,既是对国民经济的责任,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保险机构可以从开展协助实体经济开展风险管控的基本职能出发,充分理解绿色保险的业务场景,实实在在形成符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保险产品和配套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提升。
结合近期国内外保险机构的相关服务和调研经验,笔者建议可以重点把握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识别和保障实体经济绿色化转型中的相关风险,开拓增量市场。绿色保险对大多数传统保险公司而言是一个相当广阔的增量市场。从国际经验看,绿色保险是保险机构绩效提升的重要发力点。根据毕马威2024年发布的《ESG保险:战略与转型》研究报告,参与调研的数百位国际保险机构高管中有超过一半认为过去1年中,积极拓展绿色保险业务显著改善了其财务报表。近期国内外绿色保险鼓励政策的不断出台,有效推动了关注创新的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承保。
(二)依托绿色保险要求,形成差异化定价和承保机制,提升存量市场业务品质。保险机构可以将绿色要素嵌入保险产品的定价和承保。依托于合理的精算风险技术,可以精准评估被保险标的绿色发展能力和不足,从而合理体现在产品定价和配套承保控制。欧洲不少大型保险公司在核保系统中根据投保企业的行业属性、保障类型、绿色评级等进行相关设置;对于绿色综合评价较好的保单,基于额外的费率优惠,并适当简化相关投保流程;对于评价不佳的保单,可能额外加点,或要求更为严格的风险保障措施。例如,某德国大型保险公司针对其财产险业务规定了细致的绿色核保要求,对于明显不满足承保标准的重碳业务可能拒保。这些科学系统的保障手段有效保障和引导了鲁尔地区等传统工业区传统保险业务的高质量转型,在支持德国整体绿色发展战略的同时,通过甄别和筛选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被保险对象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赋能风险减量,推动保险+服务的立体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与传统保险产品相比,绿色保险更加关注协同投保人开展前置性防范和干预措施。保险机构通过积极的前置性服务降低相关保险业务的风险敞口或发生率,实现用较小的成本管控较大的风险的目的。这对持续提升保障绿色保险的业务质量,协助投保人防灾减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某财险公司在山东省某市在为当地果树种植提供碳汇保险和种植保险的同时,通过持续监测气候和降雨变化,及时为种植农户或企业提供遮光、补水和加固等措施。上述举措降低了极端天气对于植物的伤害导致固碳能力受损的可能性,也从传统种植险的角度降低了潜在的赔付率。
(四)打造绿色名片,助力企业营销和资本管理。随着绿色生活理念的日益普及,绿色保险是保险机构重要的品牌载体。结合保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者往往会倾向于具有明确绿色属性的保险产品和保险企业。例如,在中国香港地区多家大型寿险公司的主力分红产品明确投向绿色主题股票或基金,并通过年度结算报告持续向保单持有人进行说明。从市场统计看,这些产品的销售情况要明显好于不做相关提示的同类产品。同时,投资人对于具有较好绿色评级的保险机构也往往更为关注,这种关注也会有效助推股票价格。例如,瑞士某大型保险集团是最早一批加入绿色保险零碳联盟的企业,其每年年报中都对于绿色评级、绿色保险等内容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提示说明其持续绿色发展。
积极推动绿色保险的研发和传统业务的绿色赋能,有助于保险行业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转型,也必将为保险机构在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强化风险管控能力、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等方面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把握绿色保险的机遇除了保险机构的决心外,还需要对于专业领域的充分理解和认知,后续建议保险机构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要素嵌入保险业务全价值链中的模式,尤其重点关注在产品开发、承保理赔、保险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作者系毕马威中国保险行业咨询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