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创造农村金融服务无限可能

现场评论

创造农村金融服务无限可能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9-05 08:03

□尚勤

走村串户,为农民“无感授信”;走进工厂,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来到社区,为老人送去温暖;走进校园,给留守儿童一份份关爱……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股“金融活水”正悄然流淌。这股“活水”的源头,正是那些被亲切称为“金融村官”的银行人。他们没有显赫的头衔,没有丰厚的报酬,却用实实在在的真心和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

“金融村官”的诞生,是普惠金融理念在乡村的生动实践。在金融腐败频发、金融“精英”舆论升温的当下,“金融村官”如一股清流,润泽乡村每个角落。

“小”村官,何以“大”作为?又如何绘出普惠金融的亮丽篇章?笔者在湖南、浙江、青海、福建等地,与“金融村官”一起下乡,与牧民行长一起走访,与金融助理一起进行贷前调查,探寻他们坚守背后的不凡力量。

走下去、深下去,才能让金融服务接地气、聚人气。“金融村官”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儿”,而是农民的贴心人。他们用脚步丈量农村大地,用心灵感受农村冷暖,用行动解决农民融资难题甚至生活困难,将服务送到农民家门口、心坎上。这样既“普”又“惠”的金融服务,真正融入了乡村,赢得了信任和支持。老百姓的拆迁款全都存到卢文娟所在的农商银行,养老社区的大爷大妈都和陈文辉打招呼,喜欢听他的萨克斯演奏。这便是“金融村官”最生动的、最鲜活的证明。

融进去、动起来,才能将金融渗透乡村振兴万千场景。“金融村官”不仅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是乡村发展的推动者。从养殖业到文旅业,从花炮产业到海洋生意,“金融村官”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的努力让乡村产业焕发新活力、让农村“创客”绽放新笑容。金融需下沉田间地头,才能滋润土地;金融需融入民心,才能温暖百姓;金融需赋能产业,才能激活动能。致广大而尽精微。只有如此,金融才能渗透到乡村振兴的每一个场景,让每一滴“活水”润泽到“三农”每一亩田地。你看,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在外务工的“新市民”、菜市场里的“小商户”都已是“金融村官”通讯录里时常联系的老朋友。

跳出金融做普惠,才能共建乡村金融新生态。“金融村官”不仅是村银“党建共建”的参与者,更是城乡社会治理的贡献者。他们通过创建信用村镇、金融知识宣讲、直播带货、金融夜校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金融素养,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他们腿勤、口勤、手勤、眼勤、脑勤,跳出金融的固有框架,变革传统服务模式,把自身融入乡村建设,让金融服务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血脉源泉,更成了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打造“一公里服务圈”、开创“金融外卖”式服务,成为乡村“狗不叫、娃不哭”的老熟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服务的无限可能。

“金融村官”,这个看似“小”的角色,在一片片热土上正发挥着“大”作用,点燃着“大”未来,为普惠金融大文章的落地实施和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提供着新的样板,形成乡村金融良性循环的新生态。这一群群奔跑在大地上的金融人,像是一位位乡间织女,在金融强国和农业强国的发展之路上织出一张张温暖的网络,将“小”力量汇聚成“大”源泉,涓涓细流、汇河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