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新业态从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下)

新业态从业人员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9-04 07:10

□郭祎凝 杨孜越

(上接8月28日本版同名文章)

现行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狭窄。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失业风险复杂多样,极端天气、公共管制等各种突发性事件都可能成为失业诱因,失业责任也难以划分。总体而言,该群体失业风险大,短期和长期失业风险并存,仅保障传统定义的失业风险已经无法满足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

现行失业保险保障水平单一。新业态从业人员群体间收入差距显著,对失业保障待遇水平也同样存在着多样化的需求。而现行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一般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统一发放,不存在类似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待遇分层情况,不能满足该群体的多层次保障需求。

传统失业保险管理模式与新业态从业人员实际就业情况不适配。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劳动合同、解雇证明等材料核实失业者资质并发放保障待遇。由于传统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明确、职业稳定性强,故经办机构进行信息调度核对的成本低,保险基金管理和失业保险金发放的管理流程成熟完善。然而,新业态从业人员不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基本不受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就业失业信息核实困难,失业状态认定缺乏统一规范,兼职多平台就业或频繁变更工作等现象都将为失业保险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原有社保管理体系难以适配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失业保险管理需求。

新业态从业人员失业保险顶层设计与具体对策

为在充分发挥保障作用的同时做好基金的平稳可持续运行,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应脱胎于现行政策,牢牢把握其职业特点与现实需求进行改革创新。

建立专门化失业保险制度。关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主张社会保险制度与劳动关系“解绑”,将灵活就业人员统一纳入现行社会保险体系。二是针对灵活就业人员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险项目,实行单独管理。不同于养老、医疗保险,劳动者的就业状态认定是失业保险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为保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劳动权益保障,应当建立专门面向新业态从业群体的失业保险制度,与现行失业保险平行管理,双线并行。

打造“政府主管,社会力量参与经办”的新格局。尽管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应当适当强化政府在失业保障中的作用,以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但强调政府责任不等同于政府包办,政府既要在社会保险管理中尽到提供法律依据、行使监督权力、维护规范秩序的责任,又要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完善社保制度。由政府职能部门统筹监管、社会力量经办管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失业保障制度。一方面,社会力量经办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管理的高效率、专业性,缓解政府部门的管理压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优化行业形象的得力之举。

形成“个体缴费为主、鼓励平台补助、政府兜底保障”的失业保险缴费机制。缴纳保费是享受保障待遇的前提,缴费机制关系着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缴费主体层面,新业态从业人员自身应当成为失业保险保费缴纳的责任主体,鼓励平台企业提供相应补助,并由各级政府对存在缴费困难的部分群体提供政策性补贴。第一,新业态从业人员要具备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参保抵御潜在的失业风险,为自己和家人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第二,平台企业在事实上通过从业人员对第三方提供服务而获利,缴费能力远超从业人员,也应当主动发扬企业家精神,发挥社会治理功能,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劳动市场规范、长远发展作出贡献。第三,政府既要推动落实劳动者权益保护,也要避免“大包大揽”,出现财政负担过重问题。政府为困难群体提供必要的帮扶,既能够保证制度的公平性、普惠性,又能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保证失业保险制度的持续性运行。缴费金额层面,现行社会保险项目有两类保费计算方式:一是“缴费基数*固定费率”,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二是固定金额缴费,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者更适合收入不稳定的新业态从业人员,由个人按期缴纳固定金额的保费,失业后依照缴费情况享受对应的待遇。由于新业态从业人员出现断缴、续缴的频率可能较高,缴费期限计算应当采取灵活的累积制。

丰富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实现保障待遇分层。新业态从业人员面临的失业风险多种多样,对保障待遇的需求程度也不尽相同,应当设立缴费金额与保障水平相挂钩的多层次失业保险制度,“多缴多保”。缴纳保费金额越高,保障的失业风险范围越大,保障待遇水平也越高。吸引新业态从业人员按需投保,推动失业保障实现全覆盖。出于控制道德风险的考量,在实务中可以采取稳中求进原则,逐步扩大保障范围。

构建信息数字平台,实现科学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政策区域性差异的不断淡化,建立配套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成为我国社会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作流动性大,管理困难,只有搭建好网络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与信息化的科技优势,才能准确核实、管理参保者信息。

由政府部门主管、经办机构搭建,平台企业及时报送信息并协助配合,多方协作构建信息数字平台,实现从业人员就业流动信息集中管理,一方面便于核准参保者的失业信息,及时发放和管理失业保险金,提高经办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动态追踪管理就业数据,可为政府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下)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