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史> 争当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排头兵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实践篇

争当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排头兵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8-23 07:36

□记者 李林鸾

“不知道怎么感谢他,没有他,我小孩就要一个人了!”被救落水游客说。

不久前,浙商银行科技管理部员工聂爱才在京杭大运河边散步时,奋勇救起落水游客的事迹受到社会关注,大家纷纷为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点赞。聂爱才也因此受到嘉奖,入选浙商银行“最美浙银人”。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止于至善”、有社会责任感,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浙商银行在全行所倡导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内涵之一。

8月14日,在浙商银行举办的浙银金融文化建设推进会暨善本金融成果发布会上,浙商银行积极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八个坚持”“五要五不”等内在要求,持续推进善本金融实践探索,推出文化建设五大工程,着力打造“年轻人喜欢的银行”和“幸福生活倡导者践行者”文化品牌,以实际行动助力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争当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排头兵。

“这既是浙商银行坚决落实中央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说,“浙商银行将在加强组织领导、责任传导等方面全面施策、强化工作保障,努力推动浙银文化成为行业内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文化标识。”

推出文化建设五大工程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

以成立20周年为契机,浙商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以养心,深化实施文化塑形、文化植根、文化滋养、文化传扬和文化绽放五大文化工程,旨在进一步导正“价值观”、增强“动力源”、充实“生态素”、振奋“精气神”、引领“风向标”,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以文化塑形工程为例,要锚定金融作为“国之大者”应有的格局站位,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成为正行向善的引领者。近年来,浙商银行强化使命担当,倡导并践行善本金融发展理念,通过擎旗金融顾问制度、推广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实施“善本信托”工程、在业内率先推出“浙银善标”举措来提升金融的社会价值,不断彰显“一流的正向正行的社会影响力”。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4200名金融顾问开展服务,成立金融顾问工作室146家,累计服务企业超8.7万家,落实融资达6778亿元。如今,金融顾问制度已从浙江走向全国,被北京、上海、甘肃等16个省市借鉴推广。

就文化滋养工程而言,要营造浓厚向上向善的文化生态,持续开展好“家风促行风、行风促发展”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员工善行、支教助学、浙银拥军和温暖驿站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上,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佘新荷与陆建强共同为“浙银公益基金会”揭牌。未来该行将以该基金会为主要平台,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行一校”“浙银拥军”“员工善行”等公益慈善项目。目前,该行已成立31家善行工作室,结对33所学校,完成建设100家“温暖驿站”,累计服务近2万人。

浙商银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还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经营模式向综合协同服务转变,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新业态。该行也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筑牢“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分析认为,在当前的金融环境背景下,金融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浙商银行大力推出文化建设工程,在行业内能起到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金融社会价值,重塑金融社会形象。

打造两大特色金融文化品牌

五大工程是“纲”,两大品牌是“目”。今年,浙商银行继续开展“8·18浙银文化周”系列活动,全力打造“年轻人喜欢的银行”和“幸福生活倡导者践行者”两大特色文化品牌,多角度向员工传递人文关怀和内涵式成长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银行把文化品牌打造落实到制度层面。据了解,该行将出台打造“年轻人喜欢的银行”和“幸福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两个特色品牌的专项工作方案,实施专项改革、落实专项保障,让全行员工收获事业成就感的同时,能更好感受生活幸福感。

打造“年轻人喜欢的银行”,从完善年轻人培养路径、助推年轻人全面发展、解决年轻人生活痛点、推动年轻人思想同频4个维度靶向发力,主动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畅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将年轻人的个人成长、能力提升与银行发展、人才选拔有机结合。

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润物细无声”之中教化人心、凝聚力量。文化的培育有其内在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据悉,浙商银行还陆续举办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让干部员工在增强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更好为该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