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8-14 08:37
□记者 许予朋 实习记者 英草卓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决定》指出,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
云南金融监管局紧扣云南“1+10+3”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格局,以金融助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为工作着力点,指导各地结合“一县一业”产业规划布局,突出区域资源优势和融资需求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链金融。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实地走进云南省多个市县,探访县域富民产业壮大背后的“金”动能。
“金果果”带来蜜生活
立秋刚过,站在玉溪市华宁县冲麦村的柑橘种植基地旁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映入眼底。凑近瞧,柑橘树上,果实盈枝;剥开尝,香气扑鼻,汁水四溢。因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华宁柑橘以成熟早、品质优名扬内外,眼下正是当地柑橘抢“鲜”上市关键期。
种植户黄文福是种柑橘的老手,今年已是第九个年头。他介绍,自己有5个柑橘种植基地,散布华宁县各乡镇,种植总面积1700余亩,年产值能有3000吨到4000吨。“不愁卖。”谈起销路,这位憨厚的老汉自信满满。但黄文福也坦言,由于部分柑橘品种生长周期长、采摘季雇人成本高,资金还是挺犯愁。“能种这么多,全靠银行和保险支持。”站在自家柑橘树前,黄文福对记者说。
“他的贷款从20万元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已经支持了140万元,主要是因为疫情期间柑橘价格受到一定影响,不过这两年好转很多。”华宁农商银行董事长余玉富介绍,今年上半年,该行共支持全县柑橘产业贷款5388户,累计发放金额约7亿元。
记者了解到,柑橘生产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双重风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既是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器”,也是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2020年,华宁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地方特色(柑橘)保险试点工作,由人保财险华宁支公司进行承保理赔服务,试点期两年。按照规定,柑橘自然灾害保险金额4000元/亩,病虫害保险金额1000元/亩,保险费200元/亩,其中80%为四级财政补助,农户只需自交20%。
“2023年,我们开始正式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地方特色(柑橘)保险,比之前商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了很多,除自然灾害外,也把黄龙病这种被称为‘柑橘癌症’的病虫害纳入保险。此外,老百姓需要负担的保费也大幅降低。”人保财险华宁支公司经理冯岚介绍,上述险种开办以来,该公司出险赔付面积达8667.68亩,受益种植户660户次,赔款约393万元。
产业兴,百姓富。如今,华宁县柑橘产业已发展成省内著名的优势产业和生产区内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4年,预计全县柑橘产量达47.5万吨,产值15亿元,均高于去年。在更便捷、更普惠的金融服务下,更多人正依靠“金果果”收获甜蜜生活。
玉溪金融监管分局局长万跃斌介绍,近年来,通过金融监管引领银行机构同向发力,因地制宜指导机构持续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当地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取得实效。以华宁县为例,各银行机构结合县域特点,担当助农惠农金融使命,大力发展特色贷款产品“柑橘贷”。截至目前,共计发放贷款24483笔,金额共计23.28亿元。
“金叶子”铺就致富路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素有“中国普洱茶第一县”之称。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90.59万亩,综合产值200.26亿元,是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唯一突破百亿元的重点产茶县。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集普洱茶种植栽培、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龙头茶企,年均产值4亿-5亿元。
走近厂房,茶叶烘焙的香气和山间未消散的雾气一同氤氲在空气中。经过审评、检验、拣剔、烘焙、包装等多个环节,这些孕育于高山云雾中的茶叶将走向万千人家的餐桌。走进包装车间,不少工人正俯身为一块块黑色茶饼“穿上”专属包装纸。茶师玉万香介绍,茶饼以标准18折包装为一饼,平均9秒一饼,由工人进行手工包装,当地少数民族工人占员工总数的70%。
陈升茶业总经理陈柳滨是广东人,2007年随父来云南做茶生意。他介绍,公司主要在当地完成茶叶收购加工,茶叶通过经销商在全国各地销售。由于定位中高端产品,原材料采购是最大成本项。“过去这十年,我们在原材料采购上大概花了30亿元,每年有3亿元左右的现金给到当地老百姓。”他说。
谈起和当地金融机构的合作,陈柳滨用“非常愉快”概括。“十几年前我们刚来这边的时候,真的是一个人都不认识。和农行聊第一笔贷款的时候,我们的流动资金也比较短缺,先贷了200万元。”陈柳滨表示。
从最开始的200万元贷款到现在的过亿元授信,当地农业银行是陈升茶业一路壮大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农业银行西双版纳分行副行长刘启忠介绍,自农业银行推出“七彩云南·普洱贷”系列产品以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有效解决普洱茶企的融资需求,为茶企提供存货抵押融资贷款7800万元,为龙头茶企发放辖内首笔“商标权”质押贷款1900万元,真正实现了企业商标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和价值实现。截至6月末,累计投放普洱茶贷29.77亿元。
西双版纳金融监管分局副局长刘骥介绍,近年来,该分局以普惠金融为重点,提升小微、“三农”领域金融服务质量,紧扣县域特色产业,为产业节点上的各种经营主体提供优质系列化的产品和服务。以茶产业为例,截至6月末,辖区内开发“金叶贷”“茶叶流水贷”“云茶贷”等茶叶专属信贷产品,为当地茶企茶商茶农提供15.1亿元资金支持。
陈柳滨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茶叶市场需求在发生变化,公司也在探索做一些便捷式、快消式产品去抢占更广阔的新市场。黄文福则盘算着,把一部分温州蜜橘更换成经济效益更高的柑橘品种。一橘,一茶,对于未来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他们充满期待。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记者戴玥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