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8-08 21:15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王方琪】
我国具有庞大的工业体系,有很多碳密集、高环境影响行业和企业,需要通过各方面金融支持进行技术改造、商业转型,逐步实现减排、低碳、零排放。棕色企业和棕色资产是我国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比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可以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满足经济能源结构转型,特别是重点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转型的资金需求。
地方先行先试对于推动转型金融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转型金融打破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瓶颈。瓶颈之一是市场和政策对转型技术具体代表的内容和活动范围、行业和技术标准还不够明确,这导致在借贷或发债的过程中没有可以明确参考的指标与规定。为此,浙江湖州、河北省、上海市,以及全国多地进行了试点工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推动转型金融“落地”的过程中需要多措并举。
首先,可稳妥推出用于支持转型金融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各项制度创新,用财政资金对绿色金融项目进行贴息,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其次,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更好识别绿色项目。目前大量绿色项目还需要人工识别,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存在不少业务风险,可通过金融科技提高绿色资产识别能力。
最后,注重防范转型金融发展中产生的风险。由于大量高碳行业面临转型需求,从市场发展潜力来看,转型金融规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成为金融领域新的业务增长点。但也需清醒认识到,转型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推动转型金融平稳“落地”,防范各类风险。金融机构不能在业务上“一刀切”,更不能因为盲目追求转型而造成企业经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