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科技> 科技重塑财富管理

科技重塑财富管理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8-06 07:39

□记者 苏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运用,财富管理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智能财富管理论坛共同主办的2024国际货币论坛分论坛五“新质生产力与智能财富管理”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围绕新质生产力和智能财富管理展开了热烈讨论。

人工智能赋能财富管理

在探讨新质生产力与智能财富管理之间的关系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提出了五个关键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劳动者技能的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在于提高劳动者质量,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提升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效率提供了新机遇。第二个维度是劳动对象的升级。一方面,财富管理作为金融服务的核心业态之一,自身的数字要素应用与数字转型可深刻影响投资管理、客户服务、风险管理及合规等;另一方面,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其转化为资产的过程也需要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推动,以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第三个维度是生产关系的优化。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种制度规则,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需要新生产关系。第四个维度是新质生产力落地的对象需要依托于新产业。考虑到财富管理或资产管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引导资金与资产的优化配置,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影响到资产与财富的底层逻辑。第五个维度是新质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往往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百年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峻就智能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指出,科技在重塑财富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简化交易和查询,精准适配风险,提供动态预警,并助力普通投资者享受全流程陪伴,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认知和提高客户获得感。但同时,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不应被神化或滥用,以免其成为加剧市场不平等的“锋利镰刀”。

杨峻表示,提升客户获得感而非单纯投资收益,是建立信任的关键。客户获得感来自收益和预期的比较,因此,从业者应致力于通过预期管理建立客户的合理预期,着力优化客户行为减少损失,同时努力提升产品收益。这一过程对从业者提出了四大能力要求:秉持利他初心、将客户置于首位、扎实的专业能力、坚定的定力。这四大能力,构成了成为优秀买方投顾,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的基础。

渤海汇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威表示,近十年来,国内大资管行业规模基本实现了稳定增长,其中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和信托成为主力,而券商资管占比较小,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吴国威表示,科技尤其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资管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行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并有可能推动资管机构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模式转型。

北京口袋财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袁雨来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大模型的涌现,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认为,人工智能不仅可以用于量化投资,还可以帮助普通人进行市场分析。

“人工智能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效果有了质的飞跃,使得财富管理变得更加科学。”袁雨来强调,财富管理行业需要借鉴医疗行业的严格药品审批流程,采用更科学的方法来提升行业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数字普惠成为方向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在阐述发展普惠财富管理的思考时指出,未来,财富管理应与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深度融合,以“数字普惠”为方向,让财富管理更加普惠化、数字化。具体而言,在产品层面,构建多样化、差异化的普惠财富供给体系,服务好大众的投资理财需求;在投资层面,通过拓展投资边界,挖掘优质资产,增加对基础设施、高科技、新能源和消费板块领域的投资,加大对乡村振兴、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在技术层面,通过强化科技赋能提升财富管理服务的可得性和智能性;在投资者层面,做好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采取针对性方式和手段,提高投资者金融素养,形成健康的投资心态。

智能财富管理论坛秘书长闫文涛指出,随着传统行业的增长放缓,财富管理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资产配置,淘汰那些不再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并寻找新的增长点。

“财富管理行业必须采取新的策略来应对挑战。”对于智能财富管理的未来发展,闫文涛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降低投资预期,二是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以分散风险,三是利用量化和智能投顾避免心理弱点,四是在不确定性中投资自己,提升个人价值。

闫文涛强调,财富管理行业正处于历史转折点,面对挑战和机遇,投资者和从业者都应控制好自己的行为,降低预期,避免投资失误。